关于观音菩萨,在后面详说。
所谓“八大菩萨”指的佛经中有名字的八个,但不同的佛经中所言的八位并不完全相同,合计起来共是十三个。除了上述四大菩萨之外,其馀的是:大势至、无尽意、宝檀华、药王、药上、金刚手、虚空藏、除盖障、弥勒。另外,在“横三世佛”体系中,释迦牟尼左侧的是东方净琉璃世界主药师佛,他的两位胁侍是日光菩萨、月光菩萨,也是有名号的。这些混乱是佛徒们造神时各自为政的不统一。
“十二圆觉菩萨”说法也突出的反映了这种情况。所谓“圆觉”是圆满的觉悟,但这却是成佛的重要条件,菩萨正是缺此才达到第二级觉悟水平的。这十二位中包括文殊、普贤、弥勒、观音、大势至等在八大菩萨之内的,是合宜的。但八大菩萨各种说法中的其他各位,甚至连四大菩萨中的地藏,都排除在外了。所包含的普眼、清净慧、普觉、贤善首等菩萨,在佛经中很陌生,没有什么事迹和名气。很可能是中国僧众自撰的。
观音菩萨
观音菩萨“观音”是“观世音”的省说,是梵文译义词:受苦受难的人只要呼此名号,她一听见世人呼救的声音,就立刻来救难。“观”是听的意思,很难让人理解,这其中有个曲折。汉语有一类“泛义动词”。用法很灵活宽泛,可以指许多互不相关的表义具体的动词,“搞、打、作、为、取、修、见”等便是。以“打”为例,打毛衣、打电报、打水、打饭、打报告,这些说法中各相当于:编或织、发、汲、买、写。以“见”为例,《三国志.魏志.华佗传》:“以医见业。”说以医生作职业。《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卷二:“知寺僧一人,见客不殷勤。”卷三:“众僧见客周匝。”实言招待客人殷勤或周到。苏轼《徐大正闲轩》:“早眠不见烛,晚食或欹午。”言不点灯。白居易《石榴树》:“见说上林无此树,只教桃柳占年芳。”见说即听说。与“见”同义的“览、观、认、浅、看”等也可指代“听”。《战国策.齐策一》:“从人说大王者,必谓……。大王览其说而不察其实。”言只听说得好。扬雄《解嘲》:“观雷观火,为盈为实。”观雷即听雷。《史记.汲黯列传》:“人果不可以无学,观黯之言也日益甚。”言听了汲黯的话,感受日益深刻。《后汉书.孔融传》:“炜曰:‘小时了了,大未必奇。’融应声曰:‘观君所言,将不早慧乎?’“观君所言”即听了你的话。所以“观音”就是“听音”之意。今时口语“看你说的好听的(容易的、困难的)”其中“看”仍然指“听”。
观音的道场在浙江舟山群岛内的普陀山,这也是附会的结果。《华严经》中说,观音住在印度的普陀洛伽山,恰与浙江的“普陀山”读音相同,得天独厚的与观音有了因缘。传说唐代大中(公元847—860年)间,一位印度僧人在此**十指礼拜观音,亲见观音显圣,授给他七色宝石。这是借观音之名来传自己之名。后来在大中或咸通年间,日本僧人慧萼从五台山请观音像,回途经过普陀山时大风阻船多日,他向观音祈晴行船,但观音示意不肯到日本去。他于是同当地群众共建立了“不肯去观音院”,就是观音道场的开端。观音爱中国,不肯到曰本去,自然极大地增加了中国人对她的好感。
佛经中说观音随缘度众生,即按所救人的身份、环境,变成最方便介入的某种人,因而有“六观音”之说,是“千手千眼观音”、“马头观音”、“十一面观音”、“天人丈夫观音”、“大悲观音”,“大光普照观音”等,是从形象上来说的,但形象特别的只是三种。
千手千眼观音取能听各方呼救之音,有广泛的护救能力的比喻和夸大。一种塑像是实有千手千眼。如四川大足石刻的宝顶大佛湾观音殿,整个崖面中都是佛手,手中有手,手后藏手,许多认真的学者仔细来数,也未数清。还是工匠用给佛手贴金的办法才数清,是1007只手。每手有一眼,加上面上三眼,共1010眼。
另一种方法是以实塑40只手,手各有眼来代表。如承德外八庙大佛寺木雕观音像,胸部正常的双手合十之外,下面左右各有二十对手。说法是每只手各有“二十五有”,即适应三界的二十五种有情存在环境。这样,40x25=1000只手。
马头观音应是马头做佛头,但实际上是中年男子的愤怒之状。仅是或在观音标准像旁再设一小观音像坐在马头之上。或叫“马头明王”、“獅子无畏观音”。
十一面观音是头部共有十一种面孔。正前部三面是慈悲相,右侧三面是獠牙突出恐怖相,左侧三面是愤怒相,背部一面是大笑状,顶上又有一面是佛相。可以理解成代表着对受苦的人与给人降灾的邪魔的不同的感情。这些观音像或作六臂、十臂、十八臂等。
佛经中又有观音三十三应身之说,指变成各种身份的神、鬼、人。如佛身、长者身、居士身,比丘及比丘尼身,夜叉身、童男童女身。实际是“六观音”的再变,它们只体现在观音救苦救难的故事中,孙悟空七十二变仿此。
我国佛徒及艺术家们却把此三十三应身再作具体化、世俗化,成为三十三种观音画像,由此再进入文学描写。其中常见的是如下几种。
杨枝观音,手持水瓶、杨枝的立像。实际是从我国民俗以为柳木可驱鬼,而给观音以中国化的法力。“柳”谐音“溜”,与“桃”谐音“逃”同,指使鬼溜而逃。杨即柳的遮隐载体。
鱼篮观音,脚踏鳌鱼,手持有鱼之篮。这与“马郎妇观音”实是二名共一主。是从唐代李复言《续玄怪录》中传奇故事《延州妇人》演化成的。故事是:
延州(今陕西延长县)有一淫荡妇女非常漂亮,年轻男子不论谁,都可与她交合。几年后死亡,没有亲属,群众把她草葬在路旁。后来一位西域僧人来向墓祭奠。人们问,这是一个“人尽夫也”的淫妇,和尚为什么如此崇敬呢?他说:你们实在有所不知,她实是锁子骨菩萨,用以淫去淫的办法度化好淫的男人。众人打开墓一看,果然不见妇人之身,而是全身骨头都环环套琐在一起的一具骨骼。人们给建了塔重葬,受了很深的教育。
后来这个故事又演变成:观音化身为延州美女,求婚者众多。她说,谁能一夜之间背会《法华经》中《普门品》这一长段,我就嫁谁。能背诵的人也不少,又改成背完《金刚经》;又改成三天内背完《法华经》,只有一位姓马的背过了。婚礼之后,她说因疲倦,要单独休息一会儿。新郎再去看时,她已突然死去,而且尸肉开始腐烂。埋后几天,有老僧来贺婚,人们领他到坟上看,他用锡杖一下就挑开了墓,只有一具灿烂如黄金般而相连的尸架。这才说明是观音来点化人们弃淫向佛。说完后此和尚又消失不见了。这就是“马郎妇”的由来。有的变异型故事说,是化成提鱼篮卖鱼的姑娘,所以又叫“鱼篮观音”。“卖鱼”是从把愚蠢(指没有佛教觉悟)卖掉而成为形象化,即劝人,度人归依佛教。
这类故事在佛经也有一点根据。《维摩诘所说经.佛道品第八》说:“(菩萨)或现作淫女,引诸好色者,先以欲钩牵,后令入佛智。”这在对人的思想教育方法上给我们以警辟的启示’即坏人也可以教育转变。但首先要对他们有关怀爱护的态度,不要只是嫌恶他们。其次,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要有特殊的合宜的办法。这也是我国古代格言的思想,所谓“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所谓“水至清则无鱼,人至清则无友”。再次,教育他们,以淫去淫,不等于自己堕落,仍可出污泥而不染。所谓“黄金锁子骨”的神奇说法,无非是以艺术的笔法寓含:她仍然保持着本来不淫的正气。“锁”双关锁闭之锁:“骨”谐音坚固之固。可见汉化佛教的马郎妇观音既含有深刻的哲理性,又有很高的艺术性。
白衣观音,全身着白衣。但是,古天竺的婆罗门及俗人穿白衣,所以“白衣”是俗人的指代说法,佛及佛徒穿色衣以区别。《遗教经》:“白衣受欲,非行道人。”道宣《律师通感录》:“白衣俗服,佛严制断。”汉化佛教的观音像白衣的不少,电视剧《西游记》中也如此。这显然是因观音是女性,而增加她的美丽。俗语所谓“若要俏,全身孝”。
其他二九种观音形象及名称:
龙头观音,在云中乘龙而行。
读经观音,坐岩头读经。
游戏观音,闲适地在五色祥云之上。
圆光观音,身后画有火焰圆光。
莲卧观音,卧在池中莲上。
泷见观音,在山崖下观看瀑布流泉。泷,是下雨貌或急流义。
施药观音,右手拄颐,左手在膝头捻莲花。
德王观音,坐崖畔,手持杖,杖实为树枝。
水月观音,观赏水中之月。
一叶观音,乘莲花航行于水中。
青颈观音,密宗佛教故事,降魔火神湿婆为救人而吞服毒药,毒药把脖子都烧青了。将此移成观音故事。此类画日本较多。
威德观音,手持莲花坐崖边。
延命观音,头戴宝冠,上有如来佛像。
众宝观音,坐地上,右手向地。
岩户观音,在山洞中打坐。
能净观音,伫立岩畔,望海沉思。
阿耨观音,乘獅子而身发火光。阿耨是译音词,极微之意。
阿摩提观音,乘獅子而身发火光。阿摩提,意为无畏。
叶衣观音,坐崖上,下垫草叶。
琉璃观音,又叫香王观音,手持香炉。
多罗尊观音,手持青莲花。多罗尊,译音词,义为眼或瞳子。
蛤蜊观音,乘蛤蜊而行,或在蛤蜊(即蚌)两扇贝壳之间。这是因为《捜神纪》中早已有田螺姑娘的故事,佛教徒又移花接木言佛居蛤蜊中教育唐文宗不杀生食蚌(详见《假神假佛种种》一文。)画家由此再画为蛤蜊观音像。项羽妻叫虞姬,可称为“虞美人”,便有一种花以此取名。也就有了鱼变美女,田螺姑娘之类的传奇故事。加上蛤蜊观音的画像,后来的春节社火中便又有“蚌姑娘”一种节目。美女在蚌中,开合蚌壳,步舞表演。
六时观音,取随时救苦救难之义。古印度等把一天一夜粗分为朝晨、日中、日没,初夜、中夜、后夜、叫“六时”。
普慈观音,八臂三眼,骑白牛。
合掌观音,印度以合掌表示敬礼。此像取敬礼佛法的名义。合掌,或说成“合十”一如观音,乘云飞行状。“一如”即始终一然。
不二观音,两手低垂,坐水中莲上。不二即一如。佛家有“不二法门”的习语。
持莲观音,坐莲花上,手又拿莲花。
洒水观音,右手持瓶作洒水状。瓷像时,瓶中可注水,有机关使水可泄出。
综观三十三种画像,绝大多数是女性,所以像鱼篮观音、水月观音等,实际上等于美女图,有很浓的欣赏美。而施药观音、德王观音等,无非是对美女神加贴上称颂神的各种标签,画面上全然是另一回事。不二观音与持莲观音等,画面上并无多大区别。所有这些又表明这三十三观音画像,又是为了与佛经中所言“三十三应身”作对抗。结果汉化佛教之俗胜过了原本佛教之典。
另有更常见的送子观音像一种。
汉化佛教把观音由男性变为女性,也是一大特点,推助了观音的信仰。
印度古老文献《梨倶吠陀》的时代比《诗经》还早,其中有许多神话。有叫“双马童”的神是兄弟二人,主要功德就是救苦救难,它们是观音的原型,由神话神变为宗教神。六观音中的“马头观音”还有双马童的痕迹。
印度佛经中对观音的身世各有说法。《悲华经》言:有个叫无浄念的人大力宣扬佛教,他的四个儿子死后依次成为观音、大势至、文殊、普贤四位菩萨。而《观世音菩萨得大势至菩萨授记》又说:有一个“如来国”,全无女人。有德行的人可以使某种东西感化成为他的儿子。国王叫威德,在坐禅入三味时,左右两朵莲花化生为两个儿子,后来修行成为观音、大势至两位菩萨。可见观音的原型本是男性。
印度佛教的观音成佛前本是一位太子。《悲华经》:“往昔……有转轮圣王名无浄念……王有千子,长名不胞……王与千子供养如来,从佛出家修道。……太子不胞白佛言:世尊,我之所有一切善根尽回向无上菩提,愿我行菩提道时,若有众生受诸苦恼恐怖等事……若能念我、称我名字,我天耳所闻,天眼所见,是众生等若不得免斯苦恼者,我终不成正觉。”于是如来答应了他的请求,并给他起了观世音的名号。我国早期的观音画像和观音故事中,一律为男性。到南北朝时观音信仰增强,便有了女性的异说,但有的女像下唇还有蝌蚪状的小胡须,大约北宋时已全为女性。
由男变女是为了吸引妇女信仰佛教,而画为美女,纯是欣赏的需要,为了吸引男性观众,护大佛教的影响。近多年来,许多广告,特别是电视广告,往往也如此。“食、色、性也”,古今一律,都利用人不能免俗的心理。
观音信仰的迷信是呼她的名字就可免难,又泛化成呼其他佛名。敦煌许多壁画以《法华经.普门品》即观音救难为内容:有的犯人在狱中念观音名号,枷锁自脱;有的在刀杖临身时念观音名字,刀飞杖断。《酉阳杂俎》、《夷坚志》等书中这类有名有姓、有时间、地点、见证人的“真实”故事,多得不计其数。这里另介绍一个相反的真正真实的历史情况。
唐代初年,国家推崇道教,意欲宣扬李姓皇帝与老子李耳是祖源一系。有个著名的佛教宣传理论家,也是高僧,俗姓陈,法号叫“法琳”。他写了许多文章反对道教,宣扬佛教。他的《破邪论》、《辩正论》对老子李耳及道教做了许多诽镑,被人举告入狱。唐太宗对他说:“你的著作中说,念观音就刀不能伤。现在给你七天时间,好好去念观音吧。七天后看刀能不能伤你。”七天后他回答:“这七天中我只念陛下,从不念观音。因为陛下功德巍巍,陛下就是观音呀。”太宗免了他的死罪,把他从京师赶出,流放到益州寺院。他心有馀悸,路上生病而死了。高僧自己戳穿了念观音免难的大谎言。
前面说,观音由男变女是佛徒吸引观众的需要,这从语言上还可有一种证明。“景”与“影”字读音相近,古代互通用。“音”与“景”音近,民俗也用以谐音隐实示虚。从“观音”谐音成“观景”的观美义,则变男性为女性了。一种小形的竹,可盆载或植于水石之上。柽柳茎红褐色,树干与细枝曲屈有致。民间趣称为“观音竹‘观音柳”。
又有“观音菊”、“观音莲”(实为海芋)。都是从观赏性而拟名的。书上解释说,柽柳是观音用以洒水消灾的,所以叫观音柳,这却是因果倒置了。观音所持的柳枝是一般的柳,但一般柳树、杨树不以观音为名(因为无观赏性)。并无专用柽柳一说,岂能成为以观音称名的原因。并不用竹、菊、芋洒水,为什么用观音拟名正是把这种柳称为“观音(景)”,才说它是“柽(圣)柳”的。旧时妓院隐语,把为妓女保镖而后随的男子,趣叫“观音兵”,实是“观景宾”的谐音:观美女景而后从。
十八罗汉
“罗汉”是译音词“阿罗汉”的简称,指小乘佛教修行的最高水平,永不死,但也不升天,近似中国道教的“仙人”。他们只顾自己解脱,不解救人间苦难,与中国传统的助人为乐,“修身,治国,平天下”的崇高抱负,距离太远,所以未引起人们的兴趣,对民俗影响不普遍。
印度佛经中有十六罗汉之说,汉化佛教改成了十八罗汉,可能因为十八是个习惯的泛说多数。如《胡笳十八拍》诗,《花十八》舞曲,“长十八”是牵牛花别名,十八地狱,莲社十八高贤十八学士,十八调,十八滩,十八般武艺,十八娘(荔子别名),女大十八变等,各种各样的称名。
大的寺中,大雄宝殿的两侧长台上塑着十八罗汉,作为释迦牟尼佛的环卫。他们的共同特点是勇猛、威烈,甚至让人害怕,在造型艺术上很有欣赏性,这是罗汉在我国最大的影响。
在语言中也有一些词语中有“罗汉”字样,但与罗汉本身却风马牛不相及。
例如儿童玩耍并成为杂技、体操节目的“叠罗汉”,是人踩在人肩上,并不是把参加的每一个人比喻成罗汉。它是由“叠摞汉”的隐实示虚谐音趣说。“叠”与“摞”同义复说,“汉”是“汉子”的省说,指人的个子。大汉子即大个子人。
又如江西萍乡旧时把洗脸的手巾叫“罗汉巾”,是“接汗”的谐音,指擦去汗水。“接”与“罗”同音同调,义为擦、揉。“汗”与“汉”也同音同调。江西黎川把洗澡巾叫“罗皮布”,也当用“接”字,受了“罗汉”词的影响。接皮指擦身。
广西特产“罗汉果”,藤本植物,果实球形,有清热、止咳药效。当由“落汗”或“落嘆”谐音成趣。落汗犹去汗。嘆,古词,义为火、热。都言清热的结果。
《柳州方言词典》:“罗汉竹:一种比较少见的观赏竹,是毛竹的变种,杆不高,下部节间短而肿胀。”与称名相关的当是“杆不高”的特点,本当说“落汉”即低汉子,苏州方言也有此词。落,指低。
《扬州方言词典》:“罗汉狗子:比鱼秧稍大的小鱼的通称。”当由“落汉苟”而谐音。落汉,指体小、短;苟,指不正,不好。然而《南京方言词典》:“罗汉狗子:一种淡水鱼,深灰色,形状像塘鳢鱼,长一寸左右,常伏在浅滩底或贴在岸壁上。”当由“罗旱苟”谐音。“罗”指罗列:“旱”指浅滩的水少、岸壁的无水。“苟”指短小。上述介绍的习性与称名全不相关。“汉”与“旱”同音同调。
济南把棕板上铺藤席的床,叫“罗汉床”。棕编的板、藤席,都透气纳凉,所以理据仍然应是从“落汗”而得名。广州把三面有栏杆的床叫罗汉床,当从床如罗框,把身子限制在内,不至于掉下来称名。“罗汉”是“罗住身子”义。而《汉语大词典》:“一种睡榻,只容一人,故又名‘独睡’,常作坐具。”但是,一人而独睡也可以是尼姑,可证仍由“落汉”谐音,指床低。榻,即狭长而低矮的坐卧具。
济南话把一种较小的碗叫“罗汉碗”,江西于都话相同。碗小也必低,“罗”由“落”来,与“罗汉竹”、“罗汉狗子”(济南)的说法相同。
南昌话把流氓叫做“罗汉”,由同音同调的“裸汉”谐音作趣,裸身是丑陋流氓行为。《汉语大词典》:“罗汉菜:杂合各种蔬果烹制的一种什锦素菜。也称罗汉斋。寺庙中常食。元鲜于枢《宝林寺》诗。‘童烹罗汉菜,客礼国师衣。’”《广州方言词典》:“罗汉斋:一道著名素菜,由腐
竹、蘑菇、发菜、面筋、时菜等合炒而成。”应不是从“素”而言,否则任何单种材料的素菜,也可称此名,也可称“尼姑菜”、“和尚菜”。应是从多样合炒而成趣,“罗”是罗列。“汉”由“罕”谐音,指当时罕见的菜如发菜、腐竹之类。由“罗合罕菜”谐音成“罗汉菜”之名。
清孙锦标《通俗常言疏证》第四册《饮食》:“罗汉菜:《香祖笔记》:陈友谅在南昌,喜食玉叶羹,乃以西山罗汉菜、江金花鱼为之。鲜干枢诗:‘童烹罗汉菜。’今人以各种荤素品杂合而为之者,亦谓之‘罗汉菜’。”可见不是从“素菜”而言。“西山罗汉菜”是一种蔬菜,可惜不知详。
《汉语大词典》言,“太师椅”又叫“罗汉椅”,避言原因。按,太师椅又叫“圈椅”,“罗圈椅”,指左右的扶手与后背成一圈,把身体围住,“罗”指圈围,“汉”指身体,这与广州话“罗汉床”理趣相同。
《汉语大词典》又言,血吸虫病也叫罗汉病,未言原因,按,血吸虫病晚期大腹鼓出,与弥勒佛即大肚罗汉相同,用以谑趣。此例与“罗汉”原指相关,可对比以上各例的不相关。又,蚕豆、豌豆,有的方言也叫罗汉豆,必与罗汉无关,但笔者不知趣名的谐音关系。“罗汉”、“观音”的此类词恰成配偶。
欢喜佛元代到清代,有男女相抱以示交婿的双身佛像,或画,或铸,群众俗称“欢喜佛”。
《元史.后妃传》:“京师创建万宁寺,中塑秘密佛像,其形丑怪。后卜鲁罕后以手帕蒙覆其面,寻传旨毁之。”明田艺蘅《留青日扎》卷二七:“嘉靖十五年,大善殿有铸像极其淫秽,巨细不下千百。夏文愍公言建论焚之,以清宫禁,尽付诸火。其像号‘欢喜佛’,乃元之遗制。”
方一智《物理小识》卷十二:“崇祯辛已……入一庵,后殿封鏡,具施乃开。皆裸佛交媾形,凡数百尊。守者曰:‘天地父母,前年大内发出者。’其像皆女坐男身,有三头六臂者,足下皆踏裸男女,累人背而叠之。”
沈德符《敝帚斋馀谈》:“余见内廷有欢喜佛,云自外国进者,又有云故元所遗者。两佛各璎珞严妆,互相抱持,两根凑合,有机可动。凡见数处。大铛云:‘帝王大婚时,先导入此殿。礼拜毕,令抚揣隐处,默会交接之道,然后行合卺。盖虑睿禀之纯朴也。”
明末清初人董含《三冈识略》卷四:
“辽阳城中一古刹,巍焕壮丽,守卫严肃。百姓瞻礼者,倶于门外焚香叩头而去。有范生者避其地,欲入,不可得。请一显者,乃入。见内塑巨人二,长各数丈。一男子向北立,一女南向抱其颈,赤体交接,备极淫亵状。土人呼为公佛母佛,崇奉极谨。”
丁福保《佛学大辞典》“欢喜佛”条:
“《西藏新志》(中)曰:“四月十四日,龙王塘大会。庙在水中,周匣水环,须以舟渡……而正殿旁特塑一大秘戏像,即俗谓欢喜佛。喇嘛云,是佛公佛母。西壁所画,亦皆此式,甚为不雅。”
民国初年,燕北老人《满清十三朝宫闱秘史》:“北京的雍和宫,以雍正帝皈依喇嘛赐名,奉有欢喜佛。或妇人**与鳏鱼交媾,或作恶鬼状**屹立。或形似牛,其上有露出阳根之菩萨骑之。或妇人**,自背割开,注入马尾。如是之佛像七、八体。又,鬼神殿中奉有恶魔,长丈三尺馀,人身狗面有角,与美貌女神作淫状。又有恶鬼手持凶器,闪闪有光,足下踏有**男女是等不可思议之佛像,属喇嘛教,究其旨趣,淫杀二字而已。然内廷供奉,喊声不绝。”民初徐珂《清稗类钞》第十册《宗教类.欢喜佛》:“欢喜佛,作人兽交媾状,种类甚多。有男与雌兽交者,有女与雄兽交者。相传出自蒙古。某喇嘛因佛教盛行,人多持独身主义,而不欲结婚,于是人种日衰,一部落仅有数人,见而大悲,恐人类之灭绝也。遂幻其说,谓交媾本佛所有事,制为各种雌雄交媾状,名曰‘欢喜佛’,独身之俗渐消。”
这种佛像与我国敬佛行善的正统观念格格不入,所以民间佛寺未曾引入。但宫中佛像流落民间个人,另从“以毒攻毒”的民俗机制的加以利用,作为驱邪镇妖深藏,轻易不示人见。燕北老人“淫杀”二字的批判,徐珂“开导独身主义”的解释,也把复杂视为简单,不符合民俗植根古老文化的规律,方以智言,庵中人敬称为“天地父母”,藏人称为“佛公佛母”,并不如此看。
这种佛像在佛经中是名正言顺的,叫做“欢喜天”。天,即神佛义。它体现观音菩萨以“淫”为手段,感化邪恶的特别心计。
在密宗佛教中有一位“大荒神”,是为害世界的恶神,名叫“毗那夜迦”。欢喜佛中的男佛,就是他,而女佛是观音的化身。《四部毗那夜迦法》中说:“观世音菩萨大悲熏心,以慈善根力化为毗那夜迦身,往欢喜王所。于是彼王见此妇女,欲心炽盛,欲触彼那夜迦女,而抱其身。于是,障女形不肯受之,彼那王即忧作敬。于是彼女言:‘我虽似障女,自昔以来,能忧佛教,得袈裟。汝若实欲触我身者,可随我教,即如我至尽未来世,能为护法不?可从我护诸行人,莫作障碍不?又依我以后莫作毒心不耶?汝受如如尽者,为我亲友。’时毗那夜言:‘我依缘今值汝等,从今以后,随汝等语,守护法。’于是毗那夜迦女含笑而相拥抱时,彼作欢喜言:‘善哉,善哉!我等今者依汝敕语,至于未来护持佛法,不作障碍而已。’乃可知女,观自在菩萨也。是则如经所说,应以妇女身得度者,即现妇女身而为说法。”
有打破砂锅问到底的人会问:这两位佛到底有没有**事?文中已明确交代:没有。即淫念早已自行消退。《西游记》第四十一回,妖怪把朱紫国王夫人劫去,有紫阳真人把一件棕衣变成霞裳在暗中给她穿上。妖怪一近身,棕毛变为毒剌,妖怪疼痛,非常害怕而分居。因此她三年中仍保持玉洁。又如马郎妇以死化身,佛总是有巧妙之法的。
密宗经典《金刚顶经》:“奇哉自性净,随染欲自然。离欲清净故,以染而调伏。”就是说佛本无爱染之欲,但又可通过爱染之欲调伏对方,使他离欲而清净。《大日经》卷五:“随诸众生种种**,令得欢喜。”
佛教对这种特别方法给以很高评价,叫做“乐空双运”,即欲的快乐与空无的觉悟同时而有。《大日经》疏卷三:“如本尊形,女是禅定,男是智慧。”男人领悟禅理本有的智慧,经过与女人接触而实现固定。这叫“双修法”,表示这种含意的佛像叫“双身佛”。
双身佛有三种。一种是前面详说的“毗那夜伽双身”,即观音度大荒神。一是爱染明王像,所谓“外相现愤怒暴恶之形,其内证以恋爱染著之至情为本体”。三是“毗沙门双身”,即四大天王中北方天王毗沙门与他的妹妹吉祥天女的合身。这是日本天台宗密教的塑像,西藏在七世纪时曾派僧人到日本学佛法,从而传到西藏。西藏把这种种佛像都叫“大威德金刚”,俗名叫“公佛母佛”。内地叫“欢喜佛”。
女真人奉行藏传佛教,他们建立元朝后,皇宫中供祀的这种佛像很多。明代虽毁了一些,但清朝统治者对藏族实行亲合政策,几乎铸造了所有的密宗佛像。北京故宫和承德行宫就有许多大威德金刚。元明清三代,内地的人由此才知道这种佛像。知识分子在佛经中找到观音化身而“欢喜”大荒神的根据,便称为“欢喜佛”。
密宗对欢喜佛的形象作**设计,也源于印度原有的密宗佛经。《佛说秘密相经》卷下:“作是观想时,即同一体性自身金刚杵,住于莲花上而作敬爱事。作是敬爱时,得成无上佛菩提果或成金刚手等,或莲花部大菩萨,或馀一切逾始多众。当作和合相应法时,此菩萨悉离一切罪垢染著。”
“尔时世尊大毗卢遮那如来(按,即如来佛)赞金刚手菩萨摩诃萨言:‘善哉善哉金刚手,汝今当知彼金刚杵在莲花上者,为欲利乐广大饶益,施作诸佛最胜事业。是故于彼清净莲华之中,而金刚杵住于其上,乃入彼中,发起金刚真实持诵,然后金刚及彼莲花二事相击,成就二种清净乳相。’”
其中“金刚杵‘莲华”隐指男阴、女阴。“二事相击”即两种东西交合。全文大意应是说:生殖产生万物,也产生佛和佛理。这便与《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与《易传》“天地氬氲,万物化成,男女构精,万物化生”,是同一哲理。
把这一哲理引向一个具体的细部,就是以淫去淫,把“去淫”再夸大,就是成佛。把此理再形象化,便是欢喜佛。
这本是个多元的内涵,各种人可从不同的角度理解而对待。从佛教一般意义上来看,仍是佛像,祀而敬之。从较深的佛典来说,道理甚至更细或更高一层,学者们以为不必惊怪。一般人认为邪秽不雅,自然合乎通理。用为婚礼性教育,可说是物尽其用,作镇邪物也如此,又是另一种迷信的利用,都不是它本身的内涵。欢喜佛的哲理,与我国“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水至清则无鱼,人至清则无友”;“出污泥而不染”之类的格言是相通的。
大黑天神
印度的“大黑天”神的法力传说,有两个平行的系统。一是愤怒、大力而降魔;一是慈善而赐福。密宗佛教主前者,汉化佛教或主后者。唐僧义净《南海寄归内法传》言:大黑天神“**三宝,护持五众,使无损耗,求者称情。”又,“西方诸大寺处,或于食厨柱侧,或于大库门前,雕木表形。……每将油拭,黑色为形,号曰‘莫诃哥罗’,即大黑神也。”
唐末,云南大理国所建的崇圣寺主塔千寻塔塔顶,后来发现三尊大黑天神像,金刚杵顶上也有。三头六臂,肩背缠蛇,披髑髅璎珞。云南白族有此神赐福的优美动人传说:
玉皇大帝听信巡天神的诬告:此方百姓懒惰,不孝,不慈,派一神夜间投毒惩罚消灭。此神所见的是男耕女织,纯朴勤劳。又见一妇人背着有十多岁的孩子,却拉着仅六七岁的孩子。问后知道,小孩是亲养,大孩是丈夫前妻所生。天神大为感动,泄漏天机,让她快在门前载一小松,挂一双新草鞋,作为他不投毒的标帜。不料她让所有人家都如此办了。晚上天神再来,不知哪家是此妇人,又觉这里的百姓不当受难,但又向玉皇大帝无法交差,只好悲壮地服毒自杀以救众人。他服毒后全身发黑,因此群众称为“大黑神”而供奉。1981年文物调查得知,滇池周围庙中有130座大黑天神像。
这种民俗始源的神,实际上是汉化佛教重新创造的更富精神美和人情风味的中国神。
杭州西湖东岸紫阳山之南的宝成寺岩壁上,有大黑神的雕像:周身挂死人头骨,脚踏魔
女,威厉可怕。是元代一位叫伯家奴的骠骑上将军左卫亲军都指挥所奉献的功德。题款特言:“发心舍净财,庄严麻曷葛剌圣相一堂。祈福保佑,宅门光显,禄位增高,一切时中吉祥如意者。”
所言“麻曷葛剌”是前引《南海寄归内法传》中“莫诃哥罗”的音译异写,即大黑天神。以上都是此神赐福的一面。
藏族、蒙古族因此神的勇力降魔,常在军营、城楼祭供,求摧敌制胜之佑。
忽必烈攻打南宋时,后来被拜为“国师”的八思巴建议,专修一座摩诃葛剌庙,神像脸朝南,即南宋方向,八思巴亲自为神像开光(落成典礼上画眼点睛,开始祭供)。《佛祖历代通载》卷三八《胆巴传》:
“初,天兵(按,指蒙古军队)南下,襄(阳)城居民祷真武,降笔云:‘有大黑神领兵西方来,吾亦当避。’于是列城望风款服,兵不血刃。”
《元史.列传》卷八《释老传.附澹巴传》:“元贞(按,元成宗年号)间,海部犯西番界,成宗命祷于摩诃葛剌神,已而捷书果至。”
后来,元代统治者把他们本族的战神引到皇宫,是要继续祈求镇服中国的反抗力量。这在元代文献中有许多记载。
《永乐大典》中《经世大典》、《工典》、《画塑门》中记有塑造此类佛像的时间、地点、工匠、用料等详情。近人文廷式《元代画塑记》中所引辑者,如:
“仁宗皇帝皇庆二年八月十六日敕院使也纳:大圣寿万安寺内五间殿八角楼四座,令阿僧哥提调其佛像:计并禀搠思哥斡节儿、八哈失塑之。省部给所用物,塑造大小佛像一百四十尊;……西南北角楼‘马哈哥剌’等一十五尊;……东西角楼四背‘马哈哥剌’等一十五尊。用物黄土七百伍十二石六斗,红土……”
以下引语仅节录与此佛像最相关文句。
“七年四月十六日……于兴和路寺西南角楼内塑‘马哈哥剌佛’及……秋间朕至时作庆赞,毋误也。”
“至治三年十二月三十日,敕……延华阁西徽青亭门内,可望带伴绕‘马哈哥剌’佛像”。
“泰安三年三月二十日,……敕……延圣寺前后殿四角楼画佛……西南角楼‘马哈哥剌’等佛一十五尊。”
清朝统治者即女真族未入关之前,一直上溯到南宋时期,与蒙古族多有联系,受到蒙藏佛教的影响。他们也要借助大黑天神的武威神灵为自己壮胆,慑服汉族的反抗。旧时北京城玛哈葛拉庙有好几座,最显盛的在今东城区南池子大街内普庆前巷。这里本是顺治皇帝的叔父,摄政王多尔衮的王府,多尔衮摄政王后被废,到康熙时改建成玛哈葛拉庙,乾隆时修饰扩建,赐各普度寺。因为这时清朝统治已巩固,战神已无特殊意义。
哼哈二将.李天王.那吒
正规的大的佛寺大门是三间,一般称为“山门”。中间的是门道,后壁也有门。两侧的后壁无门,各塑一金刚力士像,是寺院守护神。印度佛教中本只有一位,汉化佛教为求对称平衡,又重复一位。一般是左面的开口,右面的闭口。俗说左面者是发“哈”之音,右面发“哼”之音,是两位武将死后所封的神,俗称哼哈二将。《封神演义》第七十四回《哼哈二将显神通》据此言:姜子牙有大将叫郑伦,鼻子里能出两道白光;殷纣有大将叫陈奇,口里能出一道黄光,而都凭此能把敌将制服。
山门之后,正殿之前,是天王殿,俗称前殿。正中面对山门的是弥勒佛;以板壁相隔,在后面的是韦驮佛,或把金刚杵(俗称降魔杵)横于前伸的两腕之上,或左手握杵拄地。这是汉化佛教自设的护法神,在印度佛教中没有什么根据。
前殿内的两侧塑“四大天王”。按印度的神话,在世界的中心是须弥山,各种神佛住此须弥山腰有较小的犍陀罗山,它的四面山峰上住着四位天主,各护一方,叫“护世四天王”。它们在汉化佛教中经过不断的改造,到《封神演义》中被说成是“佳梦关魔家四将”,没有东南西北的地域分工,统一主管风调雨顺。现在庙中塑像及画像大致如此定型:
南方增长天王魔礼青,手中执剑,职风;
西方广目天王魔礼红,持琵琶,职调;
北方多闻天王魔礼海,持混元伞,职雨;
东方持国天王魔礼寿,持紫金龙花狐貂,职顺。
上文中的“南方”等是印度原来的说法。手中所持之物是他们生前为商朝大将时的武器。弹琵琶能使周武王军士横尸遍野,撑开伞能使对方感到天昏地暗,而大败。所谓紫金龙是对蛇的誉说,是印度神话中手持绳索的改变。大约觉得大将以绳为武器有**份,便改为从“蛇”谐音“慑”而使对方“慑服”之意。印度的广目天王身后附随豹类动物,汉化佛教改成了能吃蛇的蠓之类,起了个不伦不类的名字叫“花狐貂”。但因难以赋形,画像与塑像时都略去了,只有手中持的蛇。四天王所持之物也从新做了分配。
四天王分工中的“职调”,“职顺”的意思很不明显,它们之间,它们与另二位又有什么不同呢?其实这是文人有意作神秘。他们共同职“风调雨顺”。
四大天王在我国一般来说只是静立在寺院前殿中,别无影响。但北方多闻天王却活跃得多,由他演变成道教的托塔李天王和他的儿子那吒的许多神话故事。
多闻天的前身是古印度神话中的毘pi沙门,即施财天,略似我国的财神。他与另一“吉祥天”女神是兄妹而兼夫妻。也许因这两个原因,我国早期佛徒熟知这个背景,因而特别编造了一些他护人护国的故事。有个故事说:天宝元年安西城被蕃兵围困。此天王在北城门现身,大放光明,蕃军暴露无遗。天王又放金鼠咬断敌军弓弦,令神兵一举打退围敌。唐玄宗便下令全国各道城楼上设天王堂供祭。有的军营中也自设天王堂求保佑。《水浒传》叙林冲判刑后发配看守天王堂草料场,就是军营独祭的北方天王的小庙。
佛经中说,此天王曾三次被妖魔打败,逃到塔侧才免难,因而人们在他的塑像的左掌上置塔。这却像把关云长的败走麦城当作出五关斩六将来炫耀。
唐太宗时,大将出身的陕西三原人李靖,字药师,升为兵部尚书,尚书右仆射。死后配享武成王姜太公庙,在唐代威信很高。他字“药师”,佛经中有“药师菩萨”的佛名,大约因此,他在唐末已有神化的故事。李复言《续玄怪录.李靖》已有他活着时曾经代替龙王下雨的故事。元剧《西游记.第九出.神佛降孙》中,他的上场诗是:“天兵百万总归降,金塔高擎镇北方。四海总知名和姓:毘沙门下李天王。”印度的天王已成为中国的天将,但还属于“毘沙门”之下。在后来的小说《西游记》第五回中,孙大圣摘完了蟠桃后,“玉帝大怒。即差四大天王,协同李天王并哪吒太子……定捉获那厮处置”。“李天王即调四大天王与二十八宿,一路出师来斗。”这位李天王已是独立而高于四大天王了。《封神演义》中也是将二者分开,托搭李天王是周国大将,四大天王是商朝魔将。北方天王的塔早已到了李天王之手。
印度佛教说北方天王有五子,那吒是次子,三面八臂,神通最广大(敦煌壁画中多有他们父子的形象),但没有具体情节性的故事。
宋代《五灯会元.卷二.西天东土应化圣贤附》所附东土第一位是:“那吒太子,析肉还母,析骨还父,然后现本身,运大神力,为父母说法。”但不知最初的说法是怎么一回事。《续玄怪录.李靖》叙代龙行雨之后,龙母以二奴谢赠,一奴“仪貌和悦”,另一“愤气勃然”。李靖当时打猎为生,挑选了长相愤怒吓人的。北方天王既变成了李靖,那吒自然成为他的儿子,儿子与父不和的性格可能是从此奴愤怒之相衍化成的。《封神演义》中,那吒闹海,打死龙王三太子,正可见由李靖代龙行雨再变。儿子闯了祸,父逼他剜肠剔骨,犹言新作人。这又是再度变化说法。
宋代《夷坚三志.辛卷第六.程法师》言法师有“那吒火球咒”,念时身上可迸出火球。《西游记》叙那吒脚踏风火轮的说法,由此而来。
北方天王儿子的那吒是三头八臂,那中间的正常两臂是“合十”即合掌行礼的。李天王儿子的哪吒,只是变成三头六臂,等于一人变成三人来胜敌。
天龙八部
佛教有“天龙八部”一说,实际是八种杂神,是印度佛教从古印度各种外道即邪教中吸收进来的。天与龙是其中最上位的,统称天龙八部。
天,是第一部,是泛说的神。但他们不能超脱生死轮回,可能受罚为人为鬼。他们仍属“众生”之例,这是与“佛”大为不同的。
龙,是第二部。在包括印度在内的南亚次大陆古老神话中,龙也是想象成的,主管水蛇,也管雨,住在海底龙宫,有很多珠宝。这与我国龙文化大致相同,所以译为“龙”。
夜叉或译作“药叉”,意思是能吃人而又行动捷疾。面目狰狞,性格暴躁。我国民俗便有“母夜叉”一词。
乾闼婆,是第四部,意思香神或音乐神。印度等地早期佛教雕塑中,他们常以飞行姿态附随在佛的上空。传到西域地区,曾给加添翅膀。再传敦煌,取消翅膀,靠自体飞翔,突出飘带、衣角在云气中舞扬之状,它们都是佛的伎乐供养神。群众把此称为“飞天”,受到全世界的称誉。
阿修罗,是第五部。本是恶神,最大的叫罗喉罗。男神长得都凶恶,女神却都漂亮。帝释天(天部中最主要的神)向阿修罗的女儿求婚被拒,导致一场恶战。帝释天的先锋是日和月,照得阿修罗将士兵卒都睁不开眼,罗喉罗便跳上天空,一手抓住日,一手抓住月,遮住了它们的光芒,并要把它们吞掉。日神逃走,月神向释迦牟尼佛呼救,佛祖劝和停战,成全了婚姻。
迦楼逻,是第六部,意思是金翅鸟,它能每天吃一条大龙和五百条小龙。《说岳全传》说如来佛的一只大鹏金翅鸟下凡转为岳飞出世,多少有一些关系。
紧那罗,是第七部,是歌神,以音乐供奉佛。少林寺的一个传说:一位紧那罗神后来成佛,现身少林寺,是厨房烧火僧人。他用烧火棍教众僧习武保寺,传下少林棍法。
摩喉逻迦,是第八部,意译是大蟒神。
这八部天神都是在天的护法神。
佛的信徒及有关设施
印度佛教对它的出家或不出家信徒,也有一套区分和称名。共有七类,总称“七众”。出家受过“具足戒”的男僧叫“比丘”,女僧叫“比丘尼”,都是译音词。所谓“具足戒”即最正式的戒礼,有一定数量的监誓僧人,正式的戒坛,正式的礼仪程序。年满十八岁,受过“沙弥戒”的女子,叫“式叉摩那”,意译是“学戒女”。七岁至十八岁,受过“沙弥戒”的男子叫“沙弥”,意译叫“勤策男”。七岁至二十岁受过沙弥戒的女子叫“沙弥尼”,意译是“勤策女”。
以上是出家的“五众”。其中受戒女一种等于是沙弥尼的考验候补期。因为女孩能坚持出家的困难较多,需要作一审查,才转为比丘尼,男孩受过倶足戒即可转为比丘。倶足戒共十项,又叫“十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不打扮、不参加或视听歌舞、不坐高而大的舒适的床(要坐蒲团)、不非时食、不蓄金银财产。在家的男女信徒,受“三皈”、“五戒”后,专名译音各叫“优婆塞”、“优婆夷”,译意是“信士”,“信女”。文雅的说法,又叫“居士”,“女居士”。所谓“三皈”即宣誓归依佛、法、僧。所谓“五戒”即前述沙弥十戒的前五项。对他们、她们来说,“不邪淫”只指婚外性关系。
“十戒”中只戒饮酒,不戒肉食。这是因为印度等地僧人不劳动,全靠化缘为食,给什么吃什么,只是对“獅肉”别有禁忌。汉化佛教,特别是南北朝禅宗佛教兴起之后,实行“农禅”制度,自已耕种,自炊饮食,化缘是定期的。为讲求艰苦戒奢,因而自定不食肉。“不非时食”即只吃早饭、午饭两次,也叫“过午不食‘断中”。原因大约是化缘求食太难。而且下午人们或有宴会、歌舞,去化缘,易惹人反感。俗人的解释另是:天在早晨吃,人在午时吃;牲畜在黄昏吃;鬼神在夜晚吃。吃下午饭等于是牲畜,所以僧人没有这次饭食。但中国僧人参加寺院劳动,也例外允许在有病或某些情况下吃晚饭,特称“药食”,并且个别人的这种饭必得拿至自己房中吃,免得在食堂引众人之欲。
“僧”是译音词“僧伽”的简称,指四位出家信徒结合成的小组。“僧”是为译音而新造的字,本指多数,简称后指个人。“僧伽”相处,要以团结和合为重,所以也意译成“和合众”,“和合僧”。又印度古梵文把“老师”说成“乌社”之音,此词传到新疆于田一带时,音转为“和社”之类。俗人也把僧人尊称为“师僧”、“师”。于是佛徒索性把“和社”之音与“和合为上(尚)”之意结合起来,新造“和尚”词,指僧人。
“头陀”是译音词,意思是抖,指抖掉烦恼、不净之物。所以也指和尚。
“行者”是“修行者”的省说,特指并未正式出家,但因各种原因在寺院过宗教生活的人,因而他们不剃发。《水浒》中的武松是为躲捕,假扮行者,特别用头发遮盖脸上剌字。孙悟空拜唐僧为师,唐僧因他不是僧人,特称名为孙行者。按理,猪八戒与沙和尚也都是行者,只是书中未如此相称,以突出孙悟空。
行者都是男性。武则天在唐太宗死后削发为尼,后又蓄发入宫的。有的文学作品说她是“戴发修行”,便是仿“行者”而言的。
有的人家把小男孩送到寺中混饭吃,主持僧用他做仆人,叫“行童”,即小行者。
这些情况都是汉化佛教所有。“寺”字本来是官署所在之地,从土从寸。“土”是篆体“之”字的楷体讹变,是声旁。“寸”是引申的法度义,如“寻”是绎理义,“导”是以理引导。《说文》:“寺廷也,有法度者也。从寸,之声。”大理寺是最高法院,“鸿胪寺”是接待少数民族或外国使者的机构。汉明帝时西域僧人首次以白马驮佛经来,住在洛阳鸿胪寺,后另建白马寺作纪念,以后就把供祭佛的专门建筑特称为“寺”。
“度牒”是政府发给的允许出家为僧的法律性证件。这个制度是唐玄宗天宝年间开始的,为中国独有。目的有二:限制僧尼数目,保证僧尼的纯洁。出家僧尼增多,纳税人口就减少,征兵也受影响。同时僧尼父母的赡养没有着落,成为社会问题。
为了减少度牒发放数目,实行收费,但同时也带来了弊端。有钱人家可以卖下备用,《水浒》中鲁智深的度牒便是如此。
“塔”是译音词的简说,是新造专用字。印度佛经说,只有四种或八种高等的佛死后,才以塔埋葬焚骨而成的舍利。至于僧人,有塔葬、水葬、土葬与让鸟兽吃尸的野葬等各种方式。塔的形制也只是累石或者聚土,而上部等高即平顶,又叫“方冢”。或者说,有舍利而葬的才叫塔。总之,不很统一,也较简单。
汉化佛教从建筑上发展了塔的坚固性和艺术性,也增加了塔的迷信性,认为可镇邪,修塔可积功德获福。塔被誉为宝塔。
白蛇传故事说,白娘子被法海压在雷峰塔下,永远不能出世。但后来的故事又说,儿子当了状元而祭塔,母亲又升天了。《西游记》第六十回,金光寺宝塔上宝贝被妖怪偷去;唐僧等到此后,偷宝的妖怪又派小妖探听动静,在塔上饮酒自乐。可见塔可镇妖全是迷信的艺术说法,《西游记》使用佛教题材,往往暗中含有讽剌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