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使用。《文心雕龙.书记》:“岁借民力,条之于版。”按,有关原文是:“籍者,借也。岁借民力,条之于版。春秋司籍,即其事也。簿者,圃也,草木区别,文书类聚。”可见,“岁借民力”就是“岁籍民力”,是通假用法。前蜀韦庄《题淮阴侯庙》:“如何不借平齐策,空看长星落贼围。”扣紧词义,就是为什么不依靠平齐策?
可比较“借宠:利用别人的宠荣。”例句《后汉书.韦义传》:“欲借宠时贤以为名。”又引李贤注解:“假借时贤宠荣。”而李贤注正是扣紧“借”字解释成假借。《汉语大词典》解释成利用,就不是本来的词义了。再说,就“使用”言,与“凭借,利用”岂不是同一的吗?把一个不存在的词义又重复成两个。
7低品之官因时势需要暂时使用高品的官阶。岳飞《奏条覆襄阳随郢三郡防守状》:“襄阳府已差武功大夫、本军干办官张旦,借左武大夫,权唐、邓、郢州、襄阳府安抚副使,兼知襄阳军府事。”但,“借左武大夫”仍然是“靠左武大夫”(的职权)的意思。
8勾结。汉陆贾《新语.辨惑》:“夫邪曲之相衔,枉撓之相借,直故不得容其间。”就是“枉撓之相藉”一相靠。
9给予,授予。《韩非子.难二》:“然虽知不欺主之臣,今桓公以任管仲之专,借竖刁、易牙,虫流出尸而不葬,桓公不知臣欺主与不欺主已明矣。”梁启雄释:“桓公却用‘专任管仲’那种态度转到竖刁、易牙二人身上。”按,其实仍然是“藉竖刁、易牙”,即依靠二人。《后汉书.郑太传》:“董卓强忍寡义,志欲无厌。若借之朝政,授以大事,将恣凶欲,必危朝廷。”仍然是“藉之朝政”。唐赵元一《奉天录》卷三:“天借贼机,官军不振。”是说:天藉贼机。天意使贼有机会可靠。
商务印书馆出版《古代汉语词典》说“借”的“借出”义有引申义是“付与”。孤例《论衡.骨相》:“韩太傅为诸生时,借相工五十钱,与之倶入璧雍之中,相璧雍弟子谁当贵者。相工指倪宽曰:‘彼生当贵,秩至三公。’韩生谢遣相工。”按,仍然是“藉”的通假:靠。“时”字后,蒙后而省说“知倪宽当贵”的意思。靠字双宾语:靠相工、靠五十钱。“借”绝对不可能有“付与”的词义。
10帮助,照顾。唐薛用弱《集异记.王维》:“维方将应举,具其事言于歧王,仍求庇借”。即庇藉。帮助与照顾并不是同义词,并列为一个词义,说明是从句子的事理而换用了词义。
勉励,推许。宋司马光《答彭寂朝议书》:“辱书奖借太过,期待太厚。”但“勉励”与“推许”不是同义词,怎么能成为一个词义呢?仍然是“藉”的通假,意动用法:认为靠得住。可比较《汉语大字典》“借:推重;赞许。”实际又增加了“赞成”的词义。《隋书.刑罚志》:“武帝敦睦九族,优借朝士,有犯罚者,皆讽群下,屈法申之。”其实是说“优靠”。《汉语大词典》有“奖藉”词条,可见就是本字。
怜惜。陆游《书驿壁》:“女儿薄命天不借,青灯独宿汀边舍。”《牡丹亭.诘病》:“如花娇怯,合得天饶借。”都是“藉”的通假:靠。可比较《汉语大字典》“借:用同‘惜’。”即认为是同音代替字。《父母恩重经讲经文》:“缘贪保借怀中子,长皱双眉有泪痕。”“保借若违和,便是身乖差。”按,解释错误,此两例“借”是“惜”之误。又有“一个个教招兼保惜”句可证。同样的“借”,一者认为词义就是怜惜,一者认为是假借义,都违背了词义的规律性。
宽容。《南史.齐纪下》:“帝明审有吏才,持法无所借。”是“藉”的通假。只靠法,别无所靠。
假托。参见“借故”、“借端”。按,不是本有的事理,所以说“借故”、“借端”。而“假托”也就是“借托”。可见是循环论证。
连词。(1)假如。(2)即使。按,此合宜。
10指“借职”。“借职:仅有虚衔而非实授的官职。”《梦溪笔谈》:“皆授三班借职。”《宋史.选举志》:“次优借职。”都是“借职”,而不是只说“借”。即此义项不能成立。
即就是增加了这么多的义项,却也回避许多词条中的“借”字的意思。可比较“借问:1犹询问。2古诗词中常见的假设性问语。3向人打听情况时所用的敬辞。4过问。”其实就是“靠问”即向其人问。如按那样随便立词义,就可以说1是“询”的意思。2是假设的意思。3是敬辞的意思。4是“过”的意思。而“借命:1苟且偷生。2赦命。”如按那样随便立词义,就可以说1是“偷”的意思。2是“赦”的意思。其实仍然是通假“藉”。“借一:与敌人作最后一战。”如按那样随便立词义,就可以说是“作”或“战”的意思。“借一步:劳步出来一下。请人出来另找一僻静地点谈话所用的敬语。”如按那样随便立词义,就可以说是“劳步出来”的意思。其实就是:(靠你)挪一步(说话)。
可见都是从错误的方法得出“借”的众多错误义项。这是有代表性的,《汉语大词典》这种情况比较普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