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亭主暗生意,才子初动情(下)(2 / 2)

“那便好。”钟会握紧手中纸扇,“叔夜,你有没有尝过思念一个人的滋味?”

嵇康不假思索地摇了摇头,却在钟会刚刚转身时又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喃喃道:“似乎,今日便有了……”

次日傍晚,钟会与嵇康应邀来到吏部尚书何晏府上。这何晏可算得上如今朝中炙手可热的大红人,自从攀附了大将军曹爽,一路从散骑侍郎做到了吏部尚书。而这大将军曹爽,便是嵇康第一次入洛阳城时,在司马门外遇见的那一位。曹爽身为曹氏宗亲,一直与明帝曹叡关系甚密。曹叡临终前将新帝托付给了两位大臣,一位是曹爽,一位是司马懿。司马懿功勋卓著自不用说,而曹爽则从武卫将军一举被提拔为大将军,封爵武安侯,与司马懿各自统领三千精兵,在朝中分庭抗礼,这其中之意自然不言自明。

曹爽此人,原本行事谦虚谨慎,进退有度,所以曹叡才将护国安邦的重任交付与他。然而,刚一被封为大将军曹爽便先制人,改任司马懿为太傅,来了个明升暗降。如今满朝文武之中,只有曹爽能与司马懿一样,可以佩剑上殿,入殿不趋,赞拜不名。盛宠之下岂能不骄?这曹爽渐渐地开始变得傲慢自大,刚愎自用起来,不但任人唯亲,独断专行,还根本不把司马懿放在眼里。曹叡本想让曹爽谨慎辅政,节制司马懿,毕竟曹爽正值壮年而司马懿已经垂垂老矣。没想到曹爽刚一得权,还未站稳脚跟掌握全局,便开始盲目自大,自乱阵脚,给司马懿在日后留下了可趁之机。

却说何晏成了曹爽手下的重要幕僚,虽一直以来对朝政无所作为,但是也并非毫无建树。何晏一向熟读老庄,并从中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建立起“以无为本”、“贵无贱有”的玄学体系。他招揽当世文人才子高谈阔论,掀起了一股清谈玄学的风气。与何晏一起倡导玄学的,还有少年奇才王弼,曹氏宗亲夏侯玄,这三人齐名,被世人称之为“三玄”。这样的风气,更是一种虚假的繁华。曹爽自以为曹氏已经坐稳了江山,可以大兴文化之风了。岂知国家大事岂能只靠几个文人学子撑持,这样的清谈虽对文化进步稍有助益,但对朝政现状来说则并非好事。

今日钟会与嵇康到何晏府上,便是去与一帮文人学子谈学论道。钟会之所以能够被何晏邀请,是因为他也算得上洛阳城有名的少年才俊,且又是出身名门显贵,是以会成为何晏的座上之宾。

嵇康一路听着钟会对曹爽、何晏等人的议论,却想着自己的心事,显得意兴阑珊。他与曹爽早就有过一面之缘,对何晏也是早有耳闻。在他看来,曹爽目前的行为做派十分不妥,而何晏的玄学嘛,太过死板教条,咬文嚼字,所以根本提不起兴趣。按说嵇康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少年,能有机会接近当世名流,算得上一件大事,换做别人可能会觉得忐忑不安,但他却丝毫没有放在心上。

此刻嵇康心中所想,莫过于昨日所见到的那位长乐亭主。他自小兴趣广泛,喜爱自然造化之物,对音律、养生、老庄等都有一番自己的见解,每日操琴读书,与友相聚,过得逍遥自在,以至于长到十九岁对男女之情还十分懵懂。而昨日他初见曹璺,便萌生出了一种莫名的感觉,被她所散出来的少女柔情所深深吸引。自别了曹璺之后,他本以为会渐渐淡忘,谁知昨夜竟迟迟不能入眠,满脑子皆是她的姿容。面对自己的心情,他有些诧异,又有些明了。或许,这便是钟会所说的,思念一个人的滋味。

他正想着,忽听钟会道:“咱们到了,此地就是何府。”他抬头朝大门上一望,只见雕梁画栋的门楼上挂着一幅匾额,上面龙飞凤舞地写着四个大字“形神合一”。看罢不由得边笑边摇头道:“字倒不错,只是这词未免太故弄玄虚了!”

钟会一边递上请帖,一边扯住他的衣袖:“别乱说话,进去了。”说完,拉着他进入何府之内。

此时晚宴已快开始,钟会拉着嵇康找到自己的座位,与之一齐入座。两人刚刚坐定,只见何府的下人们端着托盘鱼贯而入,将托盘中的小盏和酒杯放在每位宾客桌上。只听何府的管家言道:“众位宾客稍等片刻,我家尚书大人先请诸位食散。”

嵇康听了管家所言,伸手打开面前的小盏,只见里面盛着几粒白色的丹丸,便明白了个大概。不过,他虽听闻何晏为人浮夸随意,却没想到竟如此放浪形骸。嵇康捏起一粒丹丸,神情怪异地端详了片刻,随后又看向钟会。

钟会忍不住笑道:“你不会从未服过此物吧?”

嵇康如实而答:“我确是从未服过,原来这就是五石散。”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