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一十五章 徐州之战(211)(1 / 2)

大汉龙骑 皇叔刘司马 2609 字 2022-10-14

不管是曹操从小耳濡目染还是后来为官的经验,都告诉他过度依赖一个人是要付出惨重代价的,等出现麻烦的时候会让你体会到什么叫绝望什么又是无助。所以他见到的一些上位者,对待这类人通常的做法往往都会将他们边缘化,甚至干脆将其除掉。

就因为他太能干了,无人可以取代,甚至以此为要挟,那就会处于被动之中,处处受制,一旦他不高兴,随时都会陷入到瘫痪之中,这类人不但不会成为左膀右臂,反而还会成为威胁。

这些年曹操见过太多这类事情了,所以他要尽量的避免这种情况的生,尤其是在他的帐下,是绝对不允许有这类人存在,不论他多么优秀,在他帐下永远也不可能成为那个无法被取代的人存在,如果真要有这样一个人的话,也必须是他自己。

尤其是在军事上,更要如此,好在曹操帐下的将领都是曹家和夏侯家的亲族掌握,算是子弟兵,而其他将领则没有类似郭嘉的情况出现,可就算是郭嘉,其实他在军队的影响力也没有,再加上他没有亲族,曹操对他的信任是远远超越其他文士的。

这类人是可要放心的,甚至曹操还一直在纵容着他,而郭嘉很可能也早看出了自己的意图,这情况就如同齐桓公与管仲。

郭嘉聪明的背负了几乎所有的恶名,甚至在一些人的眼中早把他视为眼中订肉中刺,所有他只能依赖自己,只有在曹操的保护之下他才能安全无忧,不然的话,不知会有多少人会在第一时间除掉郭嘉。

所以对于郭嘉他可以极度放纵,他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而越是这样,他被孤立被敌视的情况就会越严重,就好像灵帝纵容十常侍那般,他们的存在是灵帝借助其可以制衡外戚与氏族,而纵容他们同样也是权术,只有始终忠诚于天子,他们才能够保证自身的安全。

只不过最后灵帝玩脱了,都说大汉朝是败在了宦官手中,可曹操却不这样认为,宦官有一定原因,可一个王朝的兴衰,真的只是因为十常侍就让他覆灭,那这样的王朝也太不堪一击了。

更何况大汉朝几百年来,宦官外戚交替更迭,再加上世家的存在,才有了大汉朝两百年的天下,而真正造成大汉朝现在局面的原因,虽然有宦官外戚的关系,可在宦官外戚覆灭之后,现在的大汉朝又是什么样?

所以说似宦官似郭嘉这类人是永远不会对他构成任何威胁,因为他所有的一切,都建立在他这类人之上,而外戚也彻底失去了兵权,所有说未来的天下,真正的威胁只有一个,那就是坐拥地方势力并且一呼百应的世家。

就好像三河世家,这些世家通过婚姻来拉近各家族之间的关系,使得他们盘根错节,同气连枝,这些世家往往能够做到一呼而百应,尤其是在没有任何一方势力取代宦党与外戚的势力前提下,世家几乎已经变成了一家独大,而在内部他们又铁板一块,所以说曹操除了外部的威胁,对于内部的危机也看在眼里。

他的唯才是举,说白了就是对世家量身定制,虽然对世家的影响不会太大,更不会动摇他们的根本,可只有让那些寒门子弟有出头之日,才有希望去对付氏族,去制衡氏族,其实就这件事情上,当年凤来楼与刘澜一席畅谈,让他如饮甘露。

这才有了二人后来视作对方如同知己,因为二人在看待问题上居然是如此的一致,他甚至至今都记得刘澜那句: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可谓是直指要害。只有什么时候寒门士子真正有了通往仕途之路,那么掌握着政治资源的世家才可能真的被有效遏制,不然的话,不然的话,就只能一直饮鸩止渴。

用氏族的同时,氏族将会成为最大的威胁,这样的情况,可能连当年的光武帝都没有想到,就好像偃武修文,也许在当时的情况之下,对于大动荡过后的大汉朝百姓休养生息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可到了后期却有出现了类似因为西羌而出现了弃凉州的声音。

这样的结果,当时的光武帝恐怕永远也不会想到,而现在的情况会如何,曹操也不会知晓,他对寒门的扶持,是会造就出一批能够与氏族对抗的新的势力出现,还是会在多年之后,在氏族的打压之下,寒门再次沉寂?

这件事他不会知晓,可历史却早有定论,曹操之后,曹丕打破了曹操的规矩,再一次重用世家,曹操的唯才是举成了过眼云烟,而借世家之手推翻了大汉王朝的曹魏集团,也最后被三河氏族的司马家族取代。

曹操想不到这些,恐怕一辈子也不会想到这些,他最多只能想到氏族的威胁,却没想到氏族一家独大之后,险先在几百年后亡族灭种。

百转千回的曹操现在所想的就是该如何应对袁绍出兵的命令,而就在这个时候,厅外突然响起了典韦的声音:“曹公,郭军师来了。”郭嘉在军中的官职为军事祭酒,典韦有此称呼并不为怪。

这个时候郭嘉前来所谓何事?心事重重的曹操听到郭嘉来见,虽然不知道他所为何事,但猜测肯定与徐州之战有关系。

“让他进来吧。”曹操说完,很快屋门打开,郭嘉率先而入,而在他进入屋内之后的同时,又有一人紧随其后入屋而来,曹操一眼就认出了来人,居然是朱灵,心中更加纳闷起来,这个时候奉孝怎么会叫朱灵陪同他前来,难道是他有了什么破敌计策了?

厅内的两人施礼过后,曹操便让他们落座了,朱灵长相威严,面容刚毅,留着三缕长须,对于帐下为人如何曹操从不在意,这也是为何会有大量袁绍帐下投奔而来的原因,但朱灵则不同,他可以说是最早投奔过来的那一批人中唯一没有向袁绍请辞者,甚至可能是唯一一个让袁绍咬牙切齿之人。

虽然他与袁绍的矛盾是因为迎接先帝之后,可导火索,也许正是朱灵埋下的,当年曹操征讨陶谦,袁绍派出了朱灵统率三营人马来援助他,之后因为吕布袭击兖州,袁绍做出了放弃兖州的决定,并将朱灵等人召回,可不想朱灵在曹操身边效力数月,觉得这才是他一直苦苦寻找的明主,而且日后必定能成大事,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朱灵选择了留下来帮助曹操。

那可是足足三营人马,而这些人也都跟着朱灵留在了曹操军中。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