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8章 吉尔恋爱了(1 / 2)

一天的训练,所有人的身体疲惫不堪,大家在军营提前吃了晚餐,这便急匆匆坐着公交车回去。

娜塔莎出尽了风头又如何?广大的男生们,包括大胆的吉尔,大家背靠着座椅纷纷睡着了。

我们的娜塔莎也不意外,她怀抱着一个大麻布口袋,里面都是硬邦邦的面包块,合计足有五公斤的重量。想要吃掉这么个庞然大物,要么用斧头砍成小块,要么用钢锯一点点锯掉。

无论怎样的手段切割它,娜塔莎都是得到了丰厚的奖励。再说莉莉娅因为自己的勇敢,也得到了一公斤的面包。

两人都是宽厚的,她们乐意分享自己的奖品,却也只愿意在203寝范围内分享。

至于其他人,让他们羡慕去吧!

羡慕,就是激他们前进的动力之一。

这不,回到校园的203寝四个姑娘,她们在学校澡堂洗净污垢,又连夜把满是灰尘汗渍的作训服洗干净后,疲惫的身子就只想躺在床铺静养。

身体进入放松,喜闻乐见的卧谈会也如期召开。

无疑,娜塔莎就是大家争论的焦点,尤其是安娜,她现在只想弄清楚一件事——娜塔莎优秀的根源究竟是什么。

刨根问底式的疑问让娜塔莎这位伪莫斯科市民很容易就陷入知识的死角,毕竟给她编造的档案是“特维尔区市民”,实际她对那个区几乎不知情。

再说了,她到了莫斯科真是眼界大开,有限的逗留时间,她都去关注那些特色建筑了,例如,她还特地去参观了伪装过的列宁墓,哪怕列宁的遗体早就转移到古比雪夫严密保存。

其实针对娜塔莎疑问的焦点最终只有一个,所谓她的军事技战术是如何学到的。

娜塔莎还能怎么说,只能再编造一个像模像样的说法:“我的父亲是一名军人,可能他更喜欢男孩,所以从小就教育我如何使用枪械。我在莫斯科上学也受过军事训练,也许那里是战争前线,大家受到的军事教育更严苛。”

“啊!原来如此。”卧着的柳德米拉长叹一口气,“你也是有故事的人。”

“那么,你父亲现在呢?他应该还在打击侵略者?”安娜口无遮拦的问,直到几秒钟后,她猛地意识到自己疑问的不妥。

娜塔莎并不生气,由于灯已经关了,一抹泪水从她微闭的眼角流出,未被任何人觉。

父亲已经牺牲了,整个白俄罗斯战局的崩溃,数十万军人牺牲。

其实,娜塔莎从未收到过任何自己父亲后续的消息,父亲参军后战争全面爆,可怜自己所在的农庄也被德军铁蹄践踏成废土。若不是自己被别列科夫将军救下,也就是给这场残酷战争,增添两具地窖中凄惨的尸骨罢了。

一年以来,她愈断定自己父亲战死的事实。

至少有一个事实毋庸置疑,自己的母亲和农庄的朋友们,他们都死了。

那是最可怕的梦魇,娜塔莎竭力想忘却它们,可惜,任何人稍稍提及,痛苦的记忆又浮现眼前。

“科斯佳,你现在在古比雪夫一切都好吧。”

女孩沉静了一会儿,鼓起勇气说:“我父亲已经牺牲。我想你们应该明白,我是只身来到彼尔姆一中的。”

“你……岂不是和……”此事,柳德米拉没有再说下去,包括多嘴的安娜也失声了。

唯有莉莉娅做出坚实的回应:“娜塔莎,我理解你。如果真是如此,我们都是一样的。或许就是因为这个,你才最理解我。”

同样的,莉莉娅也没有将自己的身世说得直白,不过她已经侧面说明了自己父母双亡的事实。

一个寝室里,两个舍友父母双亡,卧着的柳德米拉觉得胸口正压着一块巨石,压抑的感觉呼吸都无比困难。

“那么,娜塔莎,你还有别的亲人吗?”柳德米拉突然问道。

“这……”娜塔莎琢磨一下,自己至少还有一个特别的叔叔呢!

一想到这儿,娜塔莎欣慰的说:“我还有一个叔叔,他非常的爱我。我还有一个弟弟。就是这样了。我想情况还不是很糟。”

“你还有叔叔?真是令人欣喜的事,那么你的叔叔也是军人吧?”

“对!而且他还是军官呢。”唯有这件事令娜塔莎无比自豪,当然,她还没有自豪的宣称所谓叔叔就是别列科夫将军。

“啊~”柳德米拉长舒一口气,“现在我全都明白了。原来你是生长在军人家庭的氛围中。说真的,你毕业后不去当兵真是不可思议。”

“是,我会去试试的,只要他们同意,我愿意去前线作战。我想,咱们班的大部分男生,他们毕业后也愿意参军吧。”

“当然。”柳德米拉强打起精神,“他们都是些疯狂的家伙,我看如果可以许可他们立刻毕业,许多人现在就打算参军呢!我估计,班长毕业后他也得去参军。”

“那么,他真是个爱国的人。”娜塔莎赞许道。

“不。他是成年男人,他没得选择。难道保卫苏维埃需要全体女人上阵吗?他们男人将率先冲锋。”

这是一个非常现实的话题,娜塔莎感觉到强烈的压抑心理。如果那时必然的,想必现在的十年级学生们,他们前脚拿到毕业证,迅速就被征兵了。

一个新兵经历长久作战而不负伤,那是何等的幸运。

经历了戈梅利战役的娜塔莎可是晓得大规模战役的残酷性,为了胜利,一万人可以阵亡八千!

不过,如果吉尔真的决定参军,娜塔莎估摸着,他可不会胆小怕死。

夜幕下的彼尔姆,大批兵工厂灯火通明,睡在铺上的娜塔莎时不时就听到火车的鸣笛。

不是所有的学生都是住校,那些家在城市的学生,有相当部分结束下午课程就回家了。

吉尔·伊万诺夫也是如此。

结束了军事训练,明日等待他的又是校园课程。

他心事很重,根本顾不得身体疲惫,依旧骑着自行车从学校返回家中。

他刚一把车子放进楼道,就看到自己父亲的自行车已经放在这里。

百忙之中的老爹也回来了?

和大量的城市普通居民一样,吉尔一家人就住在苏俄成立后不久大规模兴建的筒子楼里。

整个住宅楼仅有三层,不过每层至少住了十户人家。

以21世纪的角度看,这种房屋简直糟糕透顶!厨房厕所公用,不存在独立洗澡间,防火设施简陋,最糟糕的还在于隔音效果差。

即便如此,相当多的筒子楼竟然一直延续到新世纪。限于财力有限,俄联邦的拆除旧民居行动进展非常缓慢。

可即便如此,大量城市居民会很反感吗?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