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五(1)两胡伏诛三岔口,二吴送亲十字坡
话说沥重分兵分完毕,把脸一沉。道,
“我们现在是部队编制,凡事必讲军规军法,纪律的执行,必规法作保证。我们今天这个押车队也是有功必赏,有过必罚。我先把军法公布一遍。”
说话之间,沥重虽然不在军帐,但万千威严总是在。
众人见她一介女流,身着皓月乌云甲,微风吹过,铮铮作响,头戴貔貅紫金盔,阳光之下,闪闪有光。马车之上,高人一等,讲话刚健有力,斩钉截钉,言简意赅,但条理分明。军中十罚十斩,十功十赏,说得清清楚楚,不由大家不服。
沥重讲完问道:
“大家听清楚了?”
“听清楚了,听清楚了。”
大家应答,稍有不齐。
“怎么枪队说话有气无力,比刀班差这许多?”沥重厉声问道,
“枪班可有人不服军规?”
“没有!”此次回答,音震如雷。回答音落,再无人作声,只听远处蛙噪蝉鸣,更显得庄重肃穆。沥重这才满意。
此刻,已届申时,太阳开始西斜。但由于夏天天长,那骄阳仍高高在上。晴空万里,天际并未有一丝云彩。地面上,人人感到天气很有些炎热。
但是更热的,是大家的内心。这些降兵降将,顿感活明白了,嘿,前途有望。
王三横见本来乱遭遭的山匪,让沥重三下五除二,整治得有模有样,不由连连点头。他想起来,车轴没了润滑油不行,就去烧草灰。
刚降的山匪见这人走路一瘸一拐,可干事干净利索快。耍把戏一般,烧好了草灰,又打个獾子烤了油,抹在车轴上。想起来他方才眨眼间刀毙二胡,镖打悍匪,这人作得什么营生?真让人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
那车上的女子,指定是提挈千军的将官。可这位烧灰抹油的高人,又是干这么的?岳飞的师弟,西夏的公主,这都哪跟哪呀。
这路人能耐不是一般的。那岳飞定是神人了。
人马准备停当,沥重呼喊一声,全队上路。
再说大队整装出,路上三横悄声对沥重说
“沥将军真是八面威风呀,看来交朋友,怎么也得交个将军,只听军令,也兀自能振奋一下。”
“王师傅,幸亏只有百十人,人员多了,我已经坚持不住了,头晕的不行。”沥重说话,声音涩。
“好好,快躺下吧。车子有蓬,无人得知他们的将军尚在危病之中!”三横忙说。
突然间,他猛地想起来,山贼中原有三人不服。他自己治住其中二人。但第三个不明不白就死了。别是贼人苦肉计。
沥重说,她看到暗中援手之人。感到是友不是敌。
“为什么?”王三横并不放心。
沥重道:
“因为几个关键时刻,都是他率众响应,鼎力支持。没有此人,我们不可能这么顺利收复山贼。”
“那这人是谁?”王三横问。
“如果他要现身,便是早晚的事。否则,不必去寻。”
沥重带的兵多去了。什么人没见过。当将军的,该细时要细。不该细时,宜大而化之,抓了重要即可。
叫沥重最开始就捏一把汗的,都不是二胡这些山匪。却是护送的夏兵。因为她并不清楚皇上沥仁孝怎么想的。沥重甚至怀疑他们与山匪有勾结。但是从夏兵临战的反应,沥重知道自己多虑了。
作将帅者,必须知兵。沥重探明,护送的夏兵对她没有杀心。只是并非精兵强将而已。她就着人暗中监视了诛杀第三个匪徒的那个。现此人是友非敌。
所有这些细节,她没有全告诉三横,因为不想让本已重伤的他再分心。
你道何人在万分危急关头斩了二胡的把兄弟,又为什么高呼众人去从了王三横与沥重?
书中暗表,那年王三横出山第一仗,在山西平陆救了十来多个铁匠。其中有个叫董铁链的,带个儿子叫董恩。
这孩子当时只有十五六岁,但对王三横义举佩服得五体投地。他从此不学打铁,偷偷离了父母,去寻师傅习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