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蒙古地区南部地区的战事,一触即,几十万独立师部队严阵以待,一百多万苏军昼夜兼程扑过来,双方超过二百万士兵,注定要在塞音山达一线,生激烈的碰撞!
这是唐秋离在近十年的征战生涯之中,第一次使用这么多的部队,在一道不容失去的防线上,与对手进行一场正面的较量,塞音山达战场,势必要打的血肉横飞、尸横遍野,鲜血染红外蒙古南部草原和戈壁。
这样的打法,根本就违背了唐秋离一贯奉行的作战原则,在与日军、英军、苏军作战之中,他采取的战术,基本上是以伏击为主,集中优势兵力,迂回包抄分割或者是合围,面对面硬碰的仗,第一次打,但他不得不这样打,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被斯大林逼得必须采取这样的打法。
塞音山达的战略位置太重要了,一旦失守,一百多万苏军,就会兵临内蒙古边境,随时可以进攻漫长边境线上的任何一点,战火会烧到中国境内,这是唐秋离决不允许生的事情!
塞音山达战场,处于一触即状态,而在远东外兴安岭一线的战场上,四百五十多万苏军和一百八十多万日本关东军,打得难解难分,不过,从总体态势上来看,日本关东军处于劣势,防御圈不断的被优势苏军压迫,战局照此展下去,关东军全军覆没,只不过是时间问题。
日军大本营也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裕仁天皇御前军事会议结束之后,大本营总参谋长载仁亲王,陆军大臣米内光一两人,就两名给关东军总司令官南次郎大将,下达了命令。“经天皇陛下的御准,关东军所有在外兴安岭一线的部队,立即撤离战场,撤退至满洲境内,撤退行动要迅速,切不可拖延,否则,局势危矣!”
接到命令的南次郎大将,立即着手进行撤退的准备,大本营的命令。对于一百八十多万关东军士兵来说,可谓是及时雨,面对四百多万苏军的三路进攻,即便是以南次郎的骁勇善战,也被打得叫苦不迭。苦苦支撑,第一天的战斗。就损失了七万多人。不过,苏军的损失,比关东军的还要多。
可南次郎丝毫没有轻松之感,如此的拼消耗,就算一名关东军士兵,换两名苏军士兵的命。最终全军覆没的,还是关东军,兵力相差太悬殊,就算关东军都拼光了。苏军还剩下六七十万人,幸亏,大本营的命令来了,南次郎大将在接到撤退命令的当天,就向全体部队,下达了撤退的具体路线图。
关东军各军交替掩护,经布列亚山脉和库坎山脉之间的平原地带,再由比罗比詹、哈巴罗夫斯克,渡过黑龙江,退入黑龙江境内,而后,最先进入黑龙江境内的关东军部队,组成防线,阻击尾追的苏军。
南次郎大将的撤退方案,很有头脑,布列亚山脉和库坎山脉之间的平原地带,宽达八十余公里,足够容纳一百八十多万部队几路并进了,苏军进行追击,战场空间有限,更多的兵力同时无法展开,也便于关东军进行层层阻击。
如果苏军想要迂回包抄,堵住关东军的后路,那就要绕过布列亚山脉和库坎山脉,没有半个月的时间是不够用的,最主要的是,在布列亚山脉和库坎山脉之间的平原地带,多的是些浅水沼泽地带,步兵和骡马拖曳的火炮,可以轻松通过,坦克、汽车和装甲车,基本上是寸步难行,绝对是摆脱苏军追击的最好路线。
最关键的,是进入满洲境内的两个咽喉要道,比罗比詹、哈巴罗夫斯克,恰好就在两道山脉之间平原的南部出口,因此,南次郎大将,给防守两地的关东军第五军司令官井上中毅中将,第七军司令官坂田新五郎中将,下达了死命令,“值此关东军面临危险之际,第五军和第七军,必须以不惜全体玉碎的精神,守住比罗比詹、哈巴罗夫斯克两地。”
“此乃关系到我关东军一百余万将士,是否能够安全撤退至满洲的关键,若两地有失,则我和井上君、坂田君,皆为大日本帝国的罪人,拜托两位了,此外,我已经命令黑龙江北部一带的所有关东军地方警备队,共计五万余人,立即开赴比罗比詹、哈巴罗夫斯克两地,协助井上君和坂田君防守。”
四月二日夜间,关东军与苏军交战的各个部队,突然脱离战场,往南撤退,这样大规模的撤退,竟然在一夜的时间,没被苏军觉,关东军士兵的素质,可见一斑,等到四月三日清晨的阳光,再一次照亮远东大地的时候,苏军指挥官们现,打了一整天的对手,已经失去踪迹,对面的阵地上,空无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