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君王早已不上朝(2 / 2)

张泽羽突然想起来清朝好像有个皇帝特别节俭,龙袍上边都打补丁,上行下效,满朝官员就也都开始穿旧官服,导致的结果是旧衣服比新衣服还贵,“那就旧的贵还是新的贵啊?”

老赵心想,自己家这位老爷怎么跟个缺心眼似的呢?可转念一想,还真有旧的比新的贵的时候,连忙回答说,“回老爷话,现在又不是道光爷那年月了,肯定是新的贵啊。”

“你给我整回来一身儿能凑合看的,手头再不富裕,也不能一身补丁穿的跟个要饭的似的。当然,肯定是越省钱越好。”说完,给了老赵二十两银子,“够不?”

老赵接过银子掂量了一下,“应该是够了,可是老爷,现在就去?”

“对啊,现在就去啊,我这儿等着穿呢。”

“老爷,这也太早了,估衣铺都没开张呢。”

“这就是你的事了,你肯定是有辙。就算是砸门你也知道去哪家砸吧。”

“行,老爷,那就去砸门吧。”老赵揣着二十两银子,把大门打开,出去买官服咱且不说,翻回头说说程战衡和徐川,这哥俩在这嘀咕半天了,见师父和老赵说完话,徐川对张泽羽说:

“师傅,您这官服有了,可您还没有轿子呢。您不会是想步行去衙门吧。”

“轿子?不坐那个,路又不是很远,我走着去就行。”

“师傅,从古至今,当官儿了都是坐轿子的,为何您不坐呢?”师傅已经给出了答案,可是徒弟不满意非要刨根问底。

“这事儿你还真问着了,还真就不是当官儿了就一定要坐轿子的。至少我知道的就有俩不爱坐轿子的。一个是司马光,一个是王安石。他们俩虽然政见不合,但是对于坐轿子的观点是相同的。司马光喜欢骑马,王安石爱骑驴。夏天骑马太阳晒的难受怎么办呢?司马光自己手里拿个扇子挡着。有人劝王安石坐轿子,你知道王安石怎么回答的不?:‘自古王公虽不道,未尝敢以人代畜也。’明白了么?”

“弟子明白了,师傅也不想拿人当牲口使唤。”

“明白了就好,但是这话别出去说,出去一说,你师傅我可就把天下的官员都给得罪了。”

俩徒弟若有所思,点了点头。

不得不佩服老赵的办事效率,陆妈刚把饭做好,老赵就抱着顶戴、朝珠、官服、官靴气喘吁吁的回来了。

虽然张泽羽此前曾经一再要求老赵、老冯、陆妈于自己和俩徒弟同桌吃饭,但是仨人是无论如何也不肯和张泽羽同桌吃饭,说是怕坏了规矩。每次吃饭都是张泽羽和俩徒弟一起吃,陆妈的手艺说不上好也说不上坏,只能说是一般般。这顿因为是早饭,做的很简单,就是稀粥,烙饼,就着萝卜咸菜和煮鸡蛋。张泽羽他们吃饭的桌子上有鸡蛋,而老赵、老冯和陆妈他们是没有鸡蛋吃的,甚至连饼也没有,只有稀粥和咸菜。这个时代,鸡蛋还算是好东西。要不怎么连身为太师的翁同龢也才在“家中或遇祭祀大典,偶一用之。否则不敢也”呢?【注2】

见老赵回来了,张泽羽让他先把衣服放在一旁,从桌子上拿了一个鸡蛋给他说,“先吃个热鸡蛋暖暖身子。”

老赵刚从外边回来,双手冻的有些僵硬,剥鸡蛋的时候自然剥不利索。张泽羽见了,从桌上又拿起一个鸡蛋来,“老赵,你可知道洋人是如何吃鸡蛋么?”

“洋人也鸡蛋?”

“当然吃了。吃的还比我们多呢。他们是这么剥鸡蛋的。”张泽羽先将鸡蛋在桌子上滚了几圈,把蛋壳弄碎,然后从鸡蛋大小两端各剥下一块皮来,双手把鸡蛋团住了,对着鸡蛋一端剥掉了鸡蛋皮的地方一吹,只听“咚”的一声,鸡蛋就从鸡蛋皮里被吹了出来。张泽羽把鸡蛋皮放在桌上,“老赵,你也试试。”

老赵先是诧异了一下,然后恭敬的说,“在老爷面前,怎么敢如此造次。”老赵感觉老爷的行为过于轻浮,即使得到了张泽羽的允许,依然不敢仿照他的样子来剥鸡蛋皮。

“得,那你慢慢剥吧。”张泽羽无奈的摇了摇头。

老赵剥完了鸡蛋,低头一手遮挡着嘴,一手拿着鸡蛋吃完了以后,张泽羽才继续问:“老爷我的这身儿行头都制备齐了?”

“回老爷话,制备齐了,一共花了七两四钱银子,因为老爷您是正五品官,按朝廷规矩须戴朝珠,这朝珠真没有太便宜的。因为没有去当铺当这个的。这好不容易才淘换来一串。”老赵刚才在估衣铺的时候,心里就不是滋味。原本是在内务府为奴,好不容易算是熬到头了,从内务府出来了,跟着位五品命官了。可自己家这位老爷也忒不靠谱了吧,戏文里都说,“千金之子,坐不垂堂”,就是说有钱人都不坐屋檐下边,怕被房顶上的瓦片掉下来砸到。咱家这位老爷可是说上房就上房,而且还是拿着手枪去和飞贼玩命,虽说最后是给飞贼吓唬走了,可这举止做派也太不稳重了吧。也不知道应该说他轻浮,还是说他舍命不舍财?要是舍命不舍财的话,还好说,顶多也就是自己以后ri子苦点就是了。可轻浮要是轻浮习惯了,跟谁面前都轻浮,哪天再把老佛爷给得罪了,弄个满门抄斩,自己脑袋也得跟着搬家,整的老赵有点提心吊胆的感觉。

不过,既然跟了老爷了,老爷吩咐的事就得做好。为了老爷这身儿行头老赵可是针尖对麦芒的和估衣铺没少砍价,人家都表示愿意在脚单【注3】上多写点,给他点回扣,他还坚持一通儿死砍,最后估衣铺实在没辙了,非常不情愿的做了他这笔买卖,算是开个张。然后关上轧板继续睡觉。

、【注解1】:盗贼开门的方法。对待横棍式门插,直接使用薄刃匕首从门缝中插进去挑起来,或者是用一个扁钩子伸进去钩起来就可以开门,俗称“挑鼻儿”。而对待有轨道的横插类门栓,则是使用薄刃匕首插进去一点一点拨开门栓这种开门方式,俗称“拨栓”。对于门缝小的门来说,拨栓的难度要高于挑鼻儿。而对待门栓上还有一个竖着的插销的大门,还有更绝的方法,先是纵身一跳(大门一般都很高)双脚踩着门墩或者是一字马蹬住门框两边(当然,像王府大门那么宽的用这招是行不通的。),用头发(清朝男子头发长,几根接在一起就够用)或者丝线吊着一枚铜钱,从门的上边把铜钱顺进去,感觉到了插销的位置后,将头发或者丝线的一端顺着门缝向下拉,感觉铜钱卡住插销的时候,向右上方一提,插销就被提起来了,这种方法俗称拔插销儿。赵把大门从里边用锁头锁住,防备的就是这种方法。

【注解2】:关于光绪吃鸡蛋的段子,网上能搜到的出处均自《南亭笔记》有的地方说作者是李伯元,有的地方说是李元伯。且言之凿凿,云《南亭笔记》中所载光绪所食之鸡蛋每枚二十六两银子。笔者所查,《南亭笔记》实为本李伯元所著,与晚晴四大谴责小说之一的《官场现形记》作者为同一人。笔者阅《南亭笔记》,见卷十一,言“翁同騄(其实就是翁同龢,正史中记载,均为翁同騄。如《清史稿》等)者,有云:“翁在毓庆宫行走时,光绪每ri必食鸡子四枚,而御膳房开价至三十四两,光绪因举以为问曰:‘此种贵物,师傅亦尝食否?’翁对曰:‘臣家中或遇祭祀大典,偶一用之。否则不敢也。’”由此可见,网上所引自《南亭笔记》“二十六两”者皆有误。然,《南亭笔记》为何书?戏谑之书也。引戏谑之书者亦能引误,可见引者之戏谑也,亦可见张某写书之不易也。

【注解3】:脚单,也就是发货票的意思。发票在中国诞生于晋代,当时称之为输估。到了宋朝的时候,制式规格开始统一起来。到了清末时期,开发票已成为在正规商铺购买物品时常例之事。发票的别称也有很多种,发帖、发行、发条等叫法,脚单是其中一种。</dd>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