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3章 买下安南(1 / 2)

自从冬天开始,一直到了三月份,从河南等地陆续迁移出80万百姓,有的去了安南,有的去了辽东,效率不可谓不高。可是进入三月份之后,移民的数量锐减,哪怕朝廷想尽办法,也难以向外面移民。

道理很简单,最难熬的冬天过去了,三月阳春,天气也冻不死人,家里的田地正好耕种,只要几个月的时间,老天爷赏一点脸,就能活下去。

别看把海外说的和一朵花似的,但是有多少困难,大家心知肚明,这年头别说跋涉万里,漂洋过海,就算是千里贩运,临走的时候,都跟生离死别似的。

能不走就不走,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

几千年来的观念,真是不好改变的。

“气死我了!”

吴兑暴跳如雷,把茶壶茶碗都给摔了一地,好些拿了朝廷粮食,还签了约书,答应移民海外,就是因为没急着把他们带走,在开封住了半个月,人就都跑了,两三天的功夫,就走了一半。

“上个月迁移二十万人,这个月连十万人都保不住,你说说,这可怎么向朝廷交代?”吴兑见申时行走进来,连忙说道:“申大人,我准备派人去村里抓丁,谁不同意移民,就拿着大枷,枷起来!”

“可别!”

申时行吓了一跳,“我说君泽兄,你可不能这么干,要是抓人百姓就更怕了,到最后,往外移民的数量只会越来越少。”

“那该如何是好?”吴兑转了转眼珠,笑道:“我听申大人的,反正辅责怪下来,由你扛着,我放心!”

申时行差点吐血,敢情这位是给自己挖坑呢!要真是惹火了师相,我这个小身板能扛得住?

“君泽兄,还是如实向师相禀报吧,咱们尽力想办法,师相会通情达理的。”

两个人商量之后,急忙把情况写成手本,送给了唐毅。

“故土难离,果然如此啊!”唐毅看了半天,摇了摇头。

他还想着打乱了河南的旧秩序,就能快速向外移民呢,但是他忽视了,秩序会快速恢复的,生存压力一小,百姓就更愿意恢复原来的生活状态。

难不成再掀起一场大乱,逼迫着百姓出海?

且不说如此残民之法,唐毅干不出来,就算是他能下狠心,搞不好也会激起民变,惹来一大堆的麻烦。

这条路绝对走不通,那该用什么办法呢?

唐毅思索了一阵,顺手拿起刚刚从安南送来的两国约书文本,看了一阵,唐毅脸上露出了笑容。

办法来了!

唐毅立刻下令户部,着手拟定一个粮食法案。

内容很简单,就是为了应付大明的粮食紧张,规定日后从海外进口粮食一律免除关税,同时每一万石粮食,给予三百元路费补贴。鼓励商人从海外贩运粮食回大明。

再有,凡是贩运五十万石以上,可以成为功勋商人,凡是得到朝廷认定的功勋商人,都可以参与经营食盐。

唐毅改革了一大堆的东西,唯独食盐还没碰,不过他也早有腹案,两淮盐业肯定要改革,要废除盐商的垄断,把盐价降低,把盐税收上来。

本着这两条,肯定要引入其他商人的力量,但是总要有个名堂,不能说随便什么人都能经营食盐吧!

从海外运粮,对朝廷有贡献,获得特许经营权,名正言顺,谁也说不出什么来。

这个购粮法案一出,许多聚集在京城的商人得到了消息,都一股脑跑到了雷七的住处,一个个嬉皮笑脸,点头哈腰。

“七爷,七哥,七伯……”称呼不一样,可意思只有一个,就是这个法案有什么玄机!

“哈哈哈,诸位,盐业有多大的暴利,我不多说,你们心知肚明,做生意的,要是不想成为盐商,那就不是生意人!”

大家伙一起伸出了大拇指,一针见血,说得太对了!

“元辅的意思很明白,要想经营盐业,就要从海外运粮,这些年北方灾害不断,南方又广种桑树棉花,产粮越来越少。粮食少了,可人口却多了。我刚刚看到户部的统计,眼下大明在籍的人口已经突破了九千万,加上隐匿的黑户,只要要超过一万万人!”

大明的人口究竟有多少,争论很多,按照官方记载,峰值出现在永乐元年,大约是一千一百多万户,六千六百多万人丁。

显然这个数据是不可信的,且不说大明有复杂的户籍制度,光是黑户就数量众多,难以计算。

当然了,也不是所有在籍的户口就都是真的,比如九边的军户,里面就有非常大的缺额,实际人数只是记载的五六成,甚至三四成。

有增有减,总体估算,明朝的人口还是不断增加的。

随着唐毅大力改革,废除军户,推行清丈田亩,减轻税负,种种措施下来,朝廷的户口增加了到了一千五百万左右,拥有人口九千万人,比起永乐元年,还多了两千多万。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