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何况文官之中,又不乏沽名钓誉之徒,他们就是以挑毛病活着的。
真心招降,他们说有辱斯文,如果假招降,他们就说朝廷失信于人,总而言之,道理都在他们那里,可是真让他们去做点事情,保证是一团糟。
很不幸,浙江就有这么一根极品搅屎棍。
此人就是浙江巡按御史王本固,别看他只是个七品官,可是巡按御史和巡抚总督一样,都是钦差的性质,有专折奏事的权利,典型官小权大。胡宗宪当初就是从这个职位一跃升到浙江巡抚的。
王本固是嘉靖二十三年的进士,资历不差,而且官声极好,虽然比不上海瑞那种偏执狂,他也是极为清廉,不贪不占,爱惜民力,处处打着为百姓做主的旗号,能战敢战。
而且他本身没有把柄,浑身是刺,哪怕强如胡宗宪,面对他,也是老虎吃天,没处下嘴。
也不知怎么回事,王本固从哪里听说胡宗宪打算招降倭寇,他上蹿下跳,几次当着胡宗宪质问。
倭寇祸国殃民,人所共知,朝廷每年花费百万两军饷,聚集几十万大军,拿区区倭寇没有办法,竟然要招降,要不要脸?把大明的尊严置于何地?死于倭寇手里的军民百姓会如何看?堂堂大明朝,连倭寇都对付不了,简直愧对祖宗,有负圣恩。
王本固甚至直言,谁提议招降倭寇,就是和倭寇暗中勾结,图谋不轨。为了大明朝的正气,他要誓死力争,绝不和倭寇妥协。
有了这么一个不要命的家伙挡着,胡宗宪是真不敢去招降王直和徐海,可不招降也不成,恰巧这时候,唐毅来了,胡宗宪就把主意打到了他的身上。
王寅低声下气,近乎哀求道:“状元公,胡部堂身为东南总督,却也受到方方面面掣肘,加之朝廷有人把他视作严党,一旦胡部堂招降倭寇,就会有人攻击他图谋不轨,居心叵测。胡部堂心有余而力不足,状元公身为六魁元,是天下读书人的表率,由您出面招降倭寇,定然能马到成功,倘若东南有天下太平的时候,状元公居功厥伟,千万百姓都会感念状元公大恩啊!”
何心隐频频点头,也说道:“十岳兄乃是肺腑之言,大人,您就答应了吧!”
“哼,我又不是金刚不坏之身,胡宗宪都不敢招降,我哪有那个本事!”唐毅脸色铁青,从座位上站起来,来回踱步。
“夫山先生,十岳先生,我也知道招降是最好的办法,可你们别忘了,舆论不站在我们一边,有多少人等着盼着,要用倭寇做文章。这些人是见了棺材都不落泪的主儿!他们只会把责任推给别人。你们信不信,就算招降成功了,他们没准儿也会偷偷下手,把倭寇头子给砍了,拿着倭寇的人头请功。”
“怎么可以这样,会天下大乱的!”
“人家信奉的是升官之后,拍屁股走人,哪管洪水滔天。”唐毅毫不留情嘲讽道。
放在以往,唐毅或许还会冒险一试,可是现在他可没有那个心思。抗倭的重要程度,甚至都排不到前五名,实在是不值得堵上一切。
何心隐脸色要多难看有多难看,大口喘气,说不出话来。王寅攥着拳头,牙齿咬得咯咯作响,突然道:“二百万两!”
别人或许不懂,可是唐毅却明白了过来,他眼皮挑了挑,沉默了许久,才缓缓道:“三百万两,少一个子我都不干!”
“好!三百万就三百万!只要状元公能招降王直和徐海,银子自然奉上。”
唐毅呵呵一笑,“我不会傻乎乎去招降倭寇的,总之我有办法让倭寇销声匿迹。”唐毅负着手,从容笑道:“只是我这个从来都是先拿钱,让胡汝贞把银子给我,这个烫手的山芋我接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