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1正日初一(1 / 2)

天天小说 www.365xs.pro ,最快更新龙溪河水向北流最新章节!

-<>-记住哦!

正月初一,新年头一天,新年新气象,要有一个好的开始,规矩最多。-<>-/

首先要喜庆。大家都要穿新衣服,众人相见,互道恭喜。是日不动刀(不许杀生),不扫地(怕财气扫走),不动针线(怕一年辛苦)。不索债,禁哭泣、禁漫骂、禁打人等不祥行为。

早餐必取甜食,如糖莲子、糖年糕或甜汤团,应“一年甜到底”。早晨吃年糕,取“年年高”之意,食团子寓意“团圆包好”。中午多吃除夕剩饭,在除夕煮饭时,必多于平日,取“吃剩有余”之意;饭盛于新箩中,把桔子、年糕放在上面,年初一蒸而食之,称为吃“隔年饭”。晚上,家家早睡,名为“赶鸡宿”(鸡眼夜盲,鸡于黄昏归宿)。晚间,在祖宗神像前供酒和菜饭。此规矩大多要守到初四,有的人家直至供到正月十八。也有的人家在白天携上酒菜、香烛到祖先墓前敬奉,谓之“上年坟”。此日,“蚕花娘子”们要象征性地扫蚕室,称“扫蚕花”,见面互视“蚕花甘四分”,祈蚕茧丰收。

在除夕夜,家里还要点一盏油灯放在神龛前,油灯一直要点到大年初一的早晨,油盏叫“点蚕花火”,象征着把蚕花的祥瑞接到了新的一年。此时是生产队养蚕,只有“蚕花娘子”们履行这些了。

队里的老人爱摆古,逄事便说过去怎样怎样。老人说,过去才叫过年!“腊月二十五打豆腐、二十六杀猪、二十七宰鸡。”家家还要“开油锅”,炸肉圆子、炸鱼圆子、炸果子等,这些全在腊月二十七完成,叫作“炸七不炸八”。

除夕黄昏,蚕乡还要“呼蚕花”。小孩子们都兴高采烈地提着马头灯、元宝灯、鳌鱼灯、兔子灯等各式各样的灯笼,大人先领着到自家桑园绕上一圈,然后把孩子们集中到道场上去玩蚕花灯的游戏。小孩子们点燃灯里红烛,在村前屋后、田头地角来回奔逐嬉戏,嘴里唱着童谣:“猫也来,狗也来,蚕花落我屋里来,白米落我田里来,搭个蚕花娘子一道来……”

孩子们呼唤猫,狗是一道不成文的风俗,“猪穷狗富,猫来库。”猫,狗来家兆头好。孩子们跑累了,给孩子们的奖赏是“压岁钱”。除夕当晚的“压岁”是过年风俗中极富特色的祈福形式,寄托了长辈对晚辈的美好祝愿。压岁钱须用红纸包裹,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时,由长辈悄悄放在孩子的枕头下面。此时,长辈还须将新衣帽放置孩童床前,枕边放有“开口果子”。如橘子,意为“开口吉利”、“开口吉祥”;又如寸心糖(一寸长的芝麻糖),寓含“称心如意”之意。

只是,因为林木森没有给薛帅俩姊弟封“压岁钱”,李阿三赌气,今年也不给李金凤“压岁钱”。他原以为女儿会问,好乘机说道林木森两句。没料到女儿一声也不吭。

李金凤还真的没有想这些,今年她有了林木森,一切都心满意足了!

天刚蒙蒙亮,就听见有鞭炮声,先还不多,后来响成一片。此为“开门炮”,起床打鞭炮,“暴发”。鞭炮声燃起人们过年的兴致,激发人们对新的一年的期盼与热忱。

过年放不放鞭炮,定意很难。尽管有“造反派”再三提出禁止,各级革委会都行行官样文章,避而不谈。当然,临近春节商店里是不卖鞭炮的。可鞭炮厂存在就有会有鞭炮,这样,只是增加了一些折腾。民间照放,只是放完马上扫了。而一红(当干部的)一黑(有“帽子”的)是绝对不放的。

鞭炮一响,大家都醒了。林木森揉揉眼说:“放鞭炮了,天亮了吗?”

徐贞女说:“才三更。大家要迎新,放了鞭炮又睡。”

李金凤说:“真热闹,明年我们也放!”

林木森说:“好。把灯关了,晃眼。”

李金凤伸手关了台灯。

徐贞女忙说:“不能关,夫妻床头灯越亮越红火!”

李金凤忙把灯打开,怕林木森睡不是踏实,就把他搂在怀里。

在蚕乡,正月初一要“眠蚕花”,平日都早起的女人都要睡到十点以后。蚕种要放在“蚕花娘子”怀里靠体温孵化,人们把这种“催生”行为移植到新年习俗中,意为“焐发蚕花,越焐越发”,也包含着一种象征意义。

徐贞女起床时,李金凤也坐了起来;姆妈说: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