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抓人总得有证据吧?不让人心服口服,那可不行!”
两个能够点燃火堆的火种引线发出火花后,现场顿时响起了一阵嗡嗡声。而听到围观者声援后,唐少哲也恰到好处的喊了一声:“我一个普通学生,怎么会涉及到毒品案件中?你们抓错人了吧?”
人类的心理天秤比重大多是落在弱者的身上,尤其近些年来部分警察身上爆出了这样那样的丑闻,影响了整个行业群体。而在听到唐少哲是一个学生之后,现场的围观众人更是大多站在他这一边。
“警察又开始胡闹了。”
“哼,捉猫猫都能死人,胡乱执法算的了什么?”
“现在的警察就会冤枉好人,真正的坏蛋却不去抓。”
“这么个白白净净的学生,就说人家是毒贩子。你信吗?”
这就是刚才两句话点燃的效果。别那两句话貌似是站在唐少哲的立场上针对警察行动的言辞,但是当待会儿确实从唐少哲的身上搜出毒品的时候,那么现场被调动起来的情绪肯定会形成一个大转折。
没有人喜欢自己同情支持的对象其实的确是一个花言巧语蒙骗众人的恶棍,而之前被误会的脑残警察才是正义的代表。这样的落差所能导致的结果只有一个:现场众人对警察心存歉疚,对唐少哲加重厌恶。
柳恺不愧是老公安,种种手段布置出来是相当精妙。从心理学角度来,他的这个行为深深抓住了正常人的心理脉络。利用一正一反之间产生的逆差,为自己的行动带来最佳效果。
“哼,真是不到黄河不死心啊!我们不会冤枉一个好人,但也不会放过一个坏人!你有没有问题,自己心里清楚的很。”
柳恺故意又加了这么一句,更是为了加深现场诸人的印象。这样的言辞在现在只会被认为是强势警察在压迫弱势群体,激起众人对警察的反感。但是等等搜出毒品之后,现场的所有人都会恍然大悟,并且为自己的不成熟羞愧。
那个时候,警察的支持率将会达到最高。而现在深得同情的唐少哲则会在发现毒品的那一刹那就被群众的愤怒所淹没。
发现自己的言语确实加重了现场情绪后,柳恺知道该收了。他用十分隐蔽的动作了一眼范西仪,意思当然是询问一下设定好的行动计划没出什么问题吧?手包确实交给唐少哲没错了吧?
范西仪见他的眼神后就明白了过来,急忙暗暗点头确认。获得肯定答案后的柳恺充满自信。那个手包是他亲手交给范西仪的,夹层里面的海/洛因更是他亲自装进去的。现在既然首保毫无问题的交给了唐少哲,那么这一切就跑不了。
“既然你不见棺材不掉泪,那我们也就没必要再遮遮挡挡得了。李隆、张虎,你们开始搜查唐少哲所有的随身物品。”
柳恺的命令一下,旁边的警察就开始了行动:“这是你的手包吗?”<an”、“啊拉善盟”的捧场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