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6章 见龙在田(1 / 2)

飞越三十年 大茶碗 2093 字 2022-11-04

“月亮....”周正下意识直视李一鸣双眼。

“对,主要是利用它的力量,它离地球更近,引力作用更强。在我们全面防震的这个前提下,这个长堤工程也可以看作是防海啸工程。”

李一鸣起身拿起小竹条,在地图上点了两下:“这里其实就是地震带,渤海里如果生地震,就会产生海啸冲击沿岸各处。”

周正眉头紧了紧,他现在越来越不确定李一鸣所说的全面地震到底是不是真有几个重点了,推测是有,但这个是孩子想捏在手里的筹码,你不可能逼问得出来。

他要你知道的,你不想知道他都会让你认真听,他不想让你知道的,你再如何心痒难耐也只能等着!

除去最高级别的那个资源论,还有下面的那些具体的科技明,中间一级想法中的很大部分是源自于哪,大家其实都很清楚,毛选里头都有看过。

只不过,当时没有做好,未必现在不能做得好,究其根本,还是没有用好科技的力量,整个组织的反应力比较弱。

李一鸣就有着超出人类想像的反应力和执行力。

不计人情,稍有尊重但绝没有敬畏,我要用你们不管是谁的人人自危,换来国家的腾飞!

这就是李一鸣最直白的阳谋,毫不忌惮地就摆在大家眼前。

就像在和平宾馆时,赵红军的管理被批评之后,又请客又请教的,结果还是只换来了一句“看表现”,当然,他还顺便帮着做了个三万字的“新时期宾馆综合服务展方案”。

这一贯不改的小硬脾气,无不透出他骨子里头的热血,老革命们表示挺喜欢。

当然,抢不过来也是真的。

“如果真的生,那这个能不能防?”

“当然不能,那相当于整片海的水被挤上岸,所以人都得上山,等水退去。”

李一鸣一边说一边看看他,“所以你看,长城就在山上,多好,老祖先付出那么大的代价,给我们修好了,我们应该感谢他们,对不对?”

周正呵呵失笑,这么看来,短时间京津不会有震了。不然李一鸣不可能这么从容。

“还可以搞养殖对不对?”

“当然,堤岸养殖效果很好。”

“山海关老龙头,西至张家口转入山西,这边也有四百公里了。”

周正起身到李一鸣边上,盯着地图:“这地势高高低低的,一个潮汐能打得上去水?”

这一张上根本没有标长城,不过李一鸣的脑子里头肯定有。

“我只是说沿线走,可没说一定要跟着山高低跑,有时可以从外面绕,反正用的是软管子。”

“哦....也对....”周正估算着工程量,老头口那边大一点,别的地方似乎真没多少。

“而且也不是什么地方都放水,缺水的地方放,其实这边高山上都是缺水的。长城北面隔十几公里修一个长渠,你知道那边都是山对吧?”

周正又点头。

“修个分级的水池,这很容易,然后海水从这里分流下去,这就不用管道了,天然地势,重力会让水往下流,在往外挖一个湖,这就可以存水了。”

李一鸣随手收起竹条,“天冷后盐会析出,分级池也要考虑晒盐的功能。虽然方案很大,但实现起来不需要多少技术,只要去做就好了!”

“你刚才说一天多少?”

“那得看堤怎么修了,消防水带过水是根据水压来的,水压大一小时可以三十吨,小的时候十几吨,估算一下一条水带,一天就是五百吨,水是一立方一吨,海水轻一点也差不多,需要多少就弄多少带子。”

一天几万立方?

这就是一个小二型水库了吧!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