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花梨,学名为降香黄檀木,原产南海省,是明清硬木家具的名贵用材。
由于其色泽黄润、材质细密、纹理柔美、香气泌人而备受人们推崇。
种种优异的木材特性,以及稀少的数量,让黄花梨的价格一直都居高不下,每吨木料的价格高达数百万元,在炒上天的时候,甚至可以达到千万。
在信息闭塞且无人管理的时代,一些农民常常将野生黄花梨砍伐拿回去自用。
后来有人注意到这一现象,便专门在乡下地区收购黄花梨木,然后高价卖出,以此赚取暴利。
随着黄花梨木名气越来越大,价格也越来越高,偷砍的人自然而然地便多起来,大量野生树木都遭受了灭顶之灾。
现在的野生黄花梨,已经是国家级保护植物了。
张书记叹了口气:“黄花梨可以说是南海省的一张名片,但现在的情况你多少也了解一些……以黄花梨闻名的南海,其实已经没有多少有实际价值的黄花梨了,野生的更是几近灭绝。”
林寒想了下:“那您找我是为了?”
“万象大面积绿化艾拉善的事情,我当然也是知道的,听说你们可以促进植物生长,所以就特意来问一下。”
顿了顿,张书记接着说道:“我想问一下,你们的技术,对黄花梨是否也有效?”
林寒说:“我们确实可以促进植物生长,但效果主要体现在初期,植物体成熟之后,增幅就不是特别显著了。”
听到这个消息,张书记不光没气馁,反而有几分大喜过望:“真的有效?”
“黄花梨生长缓慢,没有百年时间,根本就不堪大用。上百年的生长,只要能缩短20%,就能少去一代人的守望啊!”
付出多少收获多少,树木的生长也是如此。
普通的树木,也就是“十年树木”的水平,少则七八年,多则一二十年,基本就能成材。
但像黄花梨、小叶紫檀这种顶级木材,要想成材,都得花费上百年的时间,一二十年的根本没用。
市面上的黄花梨制品,基本都是手串一类,主要就是因为大块的木料太少,边边角角的,也就只够做些手串之类的小物件。
林寒想了想说道:“根据以往的数据进行估计,普通树木的成材时间至少可以缩短一半。对于黄花梨,只减少20%生长时间的话,还是没问题的。”
对于绿uff的效果,他也是十分关注的。
为了测试具体的效果,林寒之前特意买下了一片林场,通过对照实验,对其中树木的生长速率进行统计。
经过计算现,在绿uff的加持作用下,树木的生长速率呈现出类似于递减指数函数的趋势。
虽然因树而异,但总体来说,成材时间基本都可以缩短一半左右。
“成……成材时间缩短一半!”张书记闻言大为震动,以至于说话都有些结巴。
他原本想着,能缩短20%就很不错了。缩短一半,这效果简直逆天啊。
“这,没有什么副作用吧……”
林寒笑道:“绝对绿色环保无污染,除了年轮之外,树木也不会有其它任何特殊的地方。”
张书记沉默了一会:“那我就直说了……在南海省省内,有几个自然保护区,生长着一些野生的黄花梨。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企业在各自的林场种植了一些。当然基本都是小树,大树很少见。”
“所以省方面想请贵公司,对这些小树进行一次维护,加快生长,也好让南海省的这张名片名副其实。”
“这个当然没问题,我可以答应。毕竟也是保护濒危植物。”林寒干脆地说道,“那几个保护区以及林场的总面积,大约是多少平方公里?”
“平方公里?”
张书记有些奇怪,不过还是想了一下说道:“平方公里的话,保护区也就几十平方公里吧。几家企业的林场加起来,应该也差不多大,但种植密度会大很多。”
停顿了一下,他又说道:“费用方面,贵公司……”
林寒笑了笑:“既然是南海特色,国家保护植物,自然保护区的那部分我们就不收钱了。”
几十平方公里,以野生黄花梨的珍稀程度,估计能找到几千棵就算不错,收费也赚不了多少钱。
“至于对企业林场的收费,我会去和他们老板谈一谈的。”
……
在林业局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林寒来到附近的一个自然保护区,得以一睹传说中的神木黄花梨。
“这就是黄花梨?”
他上上下下地打量了一会身前的小树,一边有些诧异地问道。
就眼前这棵树,从体格来看确实瘦小得不像话,一人多高,胳膊粗细。
林寒十分确信,自己用手就能把这棵树从土里拽出来。
站在他身旁的是一个戴着帽子的年轻眼镜妹,在当地林业局任职,她闻言点头说道:“这棵黄花梨别看小,已经长了有快十年了。”
十年!
十年的风吹雨打,最终长成的只不过是这瘦小的一棵。
林寒仔细观察了一会,渐渐现,这黄花梨和普通树木相比,虽然显得瘦弱,但给人的感觉却颇为不凡,叶子都是青翠欲滴,仿佛有几分玉的颜色,彰显着浓郁的生命力。
他看了看邻近的另外几棵小树,问道:“在这个保护区,大概有多少棵黄花梨,都是这么大的?”
眼镜妹伸手一指远处:“在那边的比较多,整个保护区大概有六百棵野生黄花梨,基本都是这么大。”
“最幼嫩的看起来比草大不了多少,最粗的一棵,也不过大腿那么粗。”
她犹豫着问了句:“林先生,你们真的能让这些树更快地成长起来吗?”
林寒轻轻捏了捏一片黄花梨的叶子,微笑着说道:“当然可以。”
“不过对于黄花梨来说,长得慢并不是主要的威胁,偷砍才是。如果监管不到位,纵然这些树能一夜参天,到头来还是要便宜那些偷砍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