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上章)莫氏听人夸她孙儿,比夸她自己还高兴,乐得合不拢嘴。
“阿葳夫妇回来了,孩子就送到他们教养着。阿蕴总说我纵得孩子太皮,这才几岁?就要启蒙读书。而今好了,全由阿葳、东珠去教。”
谢氏忙道:“母亲,你可不能不管我家关关姐妹,你以前说过,若是二弟夫妇回来,三公子、四公子接去琼琚苑,你就把关关姐妹带在身边教养。”
莫氏当即道:“我会教?我会教什么呀?你也教过太子妃一阵子,如今六亲不认,我就是个不会教的,我还是享享清福,念念经、拜拜佛,让佛菩萨保佑儿孙平安健康,我就心满意足。”
谢氏笑了两声,“母亲还年轻呢……再说我们家的郡主可不就是百里挑一的贤惠人。”
这两年,莫氏一点点放手,让谢氏来管府中事务。
家业她分成了两份,一份给了陈蕴,另一份是她要留给陈葳。陈葳夫妇这份由她管着,现在陈葳回来,她准备交出来给陈葳。
莫松大娘进来回话道:“老夫人,这几年二郎主送回家的东西都整理出来了。”
“给二郎主、二夫人送去,琼琚院够大,搁他们夫妇的库房就成。告诉他们一声,我用了四成,三成给她娘家母亲、嫂子置了家业,又挑了几样金银饰融后给大儿妇、关关姐妹打了饰。”
王氏笑道:“阿葳夫妇的可不就是你的,你留下就是,作甚送过去。”
莫氏道:“人上了年纪,该给儿孙管的就让他们折腾去。亲家母娶了儿妇,也只管逗逗孙儿,由着儿子、儿妇掌家业。你管得太多,反倒是教儿子们与自己离心不说,还惹气受。
你瞧我现在,外头有大儿打理家业;后宅,有大儿妇掌家。处处都做得好,就享享清福,日子多清闲自在。”
众人见她没再提陈葳夫妇受伤养病的事,也跟着打趣起来。
*
袁延寿出了琼琚苑,骂咧了一场,原想着陈家不一样,没想与他们袁家的情形差不多,太子夫妇连亲戚情面都不顾,又哪里会管袁家是否忠心。
这样的人哪里配得到袁家辅佐,此举已寒了众多武将的心。
“太子妃宠信巫女、道姑,这样的南晋早晚得亡。”
到了永乐邑,袁延寿什么话都敢说,有时候还去八方馆,看儒家各派的弟子辩论,多去几回,就长了见识。
袁宗宝轻叹一声,“没想三姐、三姐夫会遇如此大难,当年父亲特意送了他们二十人的护卫队,如今回来竟只得两人,还皆负重伤。”
这两人是一对夫妻,妻子是袁东珠的护卫,丈夫是陈葳的护卫,二人还没有儿女,这次能活着回来,已属不易。
莫氏专门撇了一处小院供二人居住养伤,又挑了下人过去侍候。
袁延寿道:“四叔,祖父、父亲与叔父的仇不能不报!还有三姐夫的腿……”
三姐夫是武将,腿折了,再也上不得战场,甚至不能带自己的儿子骑马。
“想要报仇,也得有本事,报不了仇,就放下。若是带着仇恨却让自己过不好,不是让父兄九泉之下难以瞑目。”
此刻,袁东珠躺在榻上,与稚气十足的儿子说话。
*
燕京。
陈蘅久久地凝视着卦象,看着里面旁人都无法看见的画面。
二兄、二嫂平安归来,画面凄美中又不失温馨,两个幼童惹人怜爱。
命运的齿轮到这里生了偏差。
注入药气的丸药,不知道能否让他们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