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九节闽系海军之没落(1 / 2)

非和平崛起 猎灵者 1334 字 2022-08-24

中国近代史上有个“无湘不成军”的典故,不过后来湘军逐渐没落,被淮军代替,而袁大头的北洋系正是脱胎于淮军,但是随着同样是团练起家的武翼新军逐步壮大,成为中国国防军的唯一前身,陆军自此以武翼新军为源。请大家搜索(品。其他海军总司令及各舰队司令,乃至各海军机构的长,也是非闽人莫属,其垄断可见一斑。

从清末沿袭至革命党政府,闽系控制中国海军的历史始终未变。但是今天闽系海军却遭到了前所未有的风暴潮。三年前革命党倒台的时候,作为闽系老大的刘冠雄辞职后,寓居天津,不再过问世事,整日以种花植树自遣。作为闽系当家堂把子的萨镇冰不得不做出决定,带着战舰跟着革命党远赴广东。

其实在武昌革命爆,当时的清朝海军曾受命前往汉口镇压革命,但海军官兵大都同情革命,准备动起义,海军提督萨镇冰默认了起义行为,11月晚11时萨镇冰出“我去矣,以后军事,尔等各舰艇好自为之”的信号,黯然离开舰队,11月15日海军九江易帜,宣告了晚清海军灭亡,在清末海军的基础上诞生了共和海军。但是隐居福建闽侯的萨镇冰在革命党几位大佬的力邀之下还是答应重新掌管海军。没想到乔夫大总统死后,革命党政权居然不到两年就关张大吉了。和北佬没有什么联系的萨镇冰在与闽系将领商讨之后,决定率领所有的军舰接上海军军人和随军家属一起前往广东,以图后变。

此时的共和国第一海军舰队还有七艘老旧不堪的巡洋舰,分别是“海天”、“海圻”、“海容”、“海筹”、“海琛”、“肇和”、“应瑞”、“飞鸿”;驱逐舰:“飞霆”、“飞鹰”、“龙湍”、“建威”、“建安”、“建康”、“豫章”、“同安”;鱼*雷艇:“海龙”、“海犀”、“海青”、“海华”、“辰”、“宿”、“列”、“张”、“湖鹏”、“湖鄂”、“湖鹰”、“湖隼”;浅水炮舰:“鲸波”“江鲲”、“江犀”、“永丰”“永翔”、“江元”、“江亨”、“江利”、“江贞”、“楚泰”、“楚同”、“楚豫”、“楚有”、“楚观”、“楚谦”、“舞凤”、“联鲸”,训练舰“通济”,虽然都是清末海外订制或者马尾船厂自产的军舰,舰龄就没有几艘低于二十年的,但是也算得上阵容庞大。

萨镇冰自认为可以待价而沽,没想到广州事变后,国防军却没有对黄埔港停泊的大批海军军舰有任何行动,也没有接触闽系海军的任何一位大佬。自觉的热脸贴了冷屁股的萨镇冰、程璧光、沈寿堃等人带着舰队再次起锚前往澎湖驻扎。

本来以为国防军忙完了统一之后,就会跟他们这些海军精英们谈谈收编的价码,没想到对方似乎眼里从来就没有闽系海军的影子。整军案中,居然任命了一个从美国归来的广东鬼佬,玩飞机的冯如当上了国防军巡防舰队司令官。更可气的是中国居然是一战的战胜国,堂而皇之的分得了六艘2000吨以上的大军舰,其中还有德国新锐的两艘巡洋舰,不日就经过台湾海峡驶往青岛港,与现在正在青岛港停泊的四艘自行建造的4000吨重型驱逐舰会和,组成一支十艘大战舰的海军舰队,更加不能容忍的是,上面的海军将领竟然仅仅只有三四名福州人,其他的多数是江苏、山东、辽东的渔家子弟,而各船的舰长都是从美国安纳波利斯军校进修的山东商会留学生,一帮从来没有下过海的北侉子居然驾驶着中国最新最大的军舰,这让所有的闽系海军将领都感觉自己的脸上**辣的。

本来澎湖列岛上就贫困不堪,海军军人和家属几千人拥挤在一起,粮食全靠从大陆的福州老家购置,没有军饷就靠舰船出海帮助商人运货和护航(其实也偶有客串海盗,抢劫不是闽系海运的船只)来养活岛上的老小。这一年多来,船只年久失修,拆东墙补西墙的过活,海军将士们早就怨声载道,不断有人趁着船队离港逃离澎湖。甚至“楚有”号炮舰在管带郑汝霖的带领下私自脱队,将一家老小都带上,驶往香港,向港英当局申请了避难,一条船上的几十名水手都成为香港难民营的一员,而郑汝霖却拿着自己的私房钱买通了管营,成为移民澳洲的一名华侨富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