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职场风云(2 / 2)

楚晴出于本能扬手给了他一个耳光,这个耳光还特别响,走廊那头跑来拉架的人老远就听见了。

打耳光时,楚晴并未喊“流氓”之类的,这说明她很善良,她完全有条件像别的女人一样揪着李一呼喊“耍流氓,不要脸”之类的口号,如此一来,李一就会在众人围观中百口莫辩,人格扫地。

而楚晴只是打完耳光就头也不回地走了。

李一的裤子还是闻声跑来的祝宁和温良给提上的,被楚晴打耳光,他不记恨,每次见面依旧客气打招呼,但从此和子宣结下了深仇大恨。

和李一同样不满的还有很多人,我的实习期老师冯固就是其中之一,冯固在台里属于一线主力,其作品又多次获奖,因没有任何背景,他一直是临时工。

子宣说过台里各频道几百名一线人员,分成四等:

一等是子弟,多为台领导孩子,无论学历高低进台就是正式工,享受事业编制,待遇高,福利好,并重点说明像他这种北京名牌大学毕业回乡屈就的子弟,十分罕见。

二等是台聘工,待遇相对较好,福利也不错,多为市领导亲戚,叫关系户。

“非常不幸,你就属于台聘。”子宣指着我说。

三等是频道工,工资不多,福利微薄,也叫栏目聘用,别人叫他们擦边关系户。

四等是临时工,占全部工作人员的将近一半,没有工资,干活拿钱,没活就没钱。

“你是一等?”我问他。

“一等!敝人很荣幸地从万千返乡英雄中脱颖而出,列为一等国民。”

子宣昂挺胸,眼睛斜视着窗外树上的麻雀,一副贵族神态,并偷看我是否在自惭形秽。

我围着他转了转,用力在他屁股上踹了一脚,他的黑西裤上留下一个大脚印,他摸着屁股说:“你这是以下犯上,论罪当诛。”

电视台这种制度和元代相似,元灭宋后把人民分为四个等级: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

而我在台里属于色目人,我对这个族种不太了解,一看这俩字,老想起色盲。

子宣说全国电视台都以三六九等分类。

他引用《红楼梦》来比喻这种现象,正式工好比正房夫人,有权威高待遇,代表人物王夫人。

台聘工好比是重要角色,虽低人一等,但受人赏识,也活得滋润,如林黛玉、薛宝钗。

频道工是大丫鬟,没什么权威名分,但又少不了她们,如鸳鸯、花袭人,这些人不入上流,但还是背靠大树好乘凉。

临时工是地道的小丫鬟,没地位,没名分,如金钏、银钏,干活的都是这些小丫鬟。

冯固一直有个梦想,就是能转成频道工,做三等人。

春季这次机会,和冯固一样抱着被台里正式聘用希望的人很多,但多数希望都落空,不但问题没解决,反而遭到清退,随即又补充进来不少关系户,子宣更成为大多数人嫉恨的对象。

每年台里借人事调整清洗临时工,腾出新位置给关系户。

冯固前几年都化险为夷,今年说什么也躲不过去了。和冯固一样被清退的临时工里有的在台里已工作近十年,每年看着台领导或市里各单位领导子女成为正式记者,只能把怨气吞到肚子里,埋头苦干,希望有一天能够遇到英明领导,被正式聘用,但最终他们迎来的是失望和绝望。

离开电视台时,冯固写了封万言书,打印几份,张贴到台门口和演播大厦各处,痛斥电视台不正之风,任人唯亲,子弟乱政,一群蠢货寄生在国家财政上。

冯固还公然挑战,说可以随便出个选题,和任何记者PK,保证让这些蠢货甘拜下风。

本来大家对他还有些同情,这样一来,反而引起了正式记者的不满。

台领导都是官僚出身,平时钻研的是政治,受国家供养,只会琢磨利用媒体权力为自己谋利,做点不痛不痒的小新闻,告诉市民下水道很快就不堵了,马路即将通车就行了,顶多再整点综艺娱乐、明星花边,逗市民笑笑拉倒,谁有时间陪你玩针砭时弊、改革创新的游戏,均对冯固置之不理。

那些天,电视台充满悲伤的情绪,像在经历一场惨淡的世界末日。站在媒体这个平台上,你就是“无冕之王”,受人尊敬,优人一等。一旦离开,将一无是处,过去与未来会划出一道鲜明的界线。

冯固离开电视台后,很久没找到工作。做了这么多年电视台临时工,最后才现自己除了学会喝酒应酬,写写新闻,别的什么也不会,别看在电视上说得头头是道,但会说和会做是两码事。加上多年来被社会宠惯了,心态放不下,一般工作还不愿去碰。

有人悲伤就有人欢喜。子宣当选副主任后,第一时间给我打了电话。

我说:“周主任,都在台里,两步路,你走过来通知我就行,还用得着打电话?一将功成万骨枯,你高兴了,多少人要家破人亡啊。”

子宣一愣说:“哎,你什么意思?不恭喜我就算了,还讽刺我,你是心理不平衡还是怎么着。”

随后又说:“我爸是表扬了我们栏目几次,但竞选时,他回避了,这可都是你们自己投的票。”

我转移话题说:“看你嘚瑟的,当官了,主持人是不是就不干了?该待在办公室颐养天年了吧。”

“看你这点追求!”子宣不屑地说,“一个副主任算什么,我的目标是中心主任,若将来当选,就让你做制片人。”

“我干记者挺好……”还没说完,电话那头已挂断。

我心想,领导就是有派,挂谁电话都不用打招呼。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