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琏这边儿年后,日子是越的逍遥,父子和顺、母子亲厚、夫妻和美,倒是一副圆圆满满的光景。乐—文每日或读书练字,或谈论时事,偶尔借探友赴宴之名带着王熙凤上街游玩。真真是神仙似的日子。贾琏与王熙凤心中也越的感激黛玉当日之言。
年下贾府给林家回节礼时,贾琏夫妇便单备了一份,又特特送了黛玉的生辰礼。收到礼物之时,距离黛玉九岁生辰已不过一二日。黄季云到底疼爱黛玉,恐贾琏走后她无人照料,这几个月都留在了姑苏。
黄季云几乎就住在了林府。师傅二人或闲聊半日,或讲解一回留下课业。更有时,黄季云还会带了黛玉出去,以上香之名。多是古刹名庵之所在,只不进去,统统绕门而过罢了,当然归元寺是唯一的例外,黛玉总有几日要去看看自己这世的母亲。
这日黛玉刚收了贾琏夫妇送来的生辰礼物,不及拆看,黄季云便来了。见黛玉坐在园子里画枯荷,画风是越的纯熟,却如她人般失去了精气神。遂笑道:“为师带你去玄墓山进香如何?”黛玉听闻此话惊喜的回过头,双眼都晶亮了起来。
黄季云见此笑道:“不过须得带上杨嬷嬷才好,那里有一座有名的庵堂,为师却是不便进去。”黛玉偏头想了想问道:“可叫上罗姑姑?”黄季云一听罗姑姑便皱了眉头想了想摇头道:“我瞧着带上杨嬷嬷便是极好。”黛玉遂明了的点了点头。
一时黛玉换上月白云纹织锦镶宽缘深衣,下着月白底翠绿提花裙,外罩墨绿羽纱面灰鼠披风。在杨嬷嬷,锦儿等人陪同下出了角门,上了马车。张鑫、林德二人护卫一旁木棉不知哪儿得了消息,竟是与郑光一道带着孩子撵了过来。跟着黄季云一道去。
杨嬷嬷原是不同意去的,知她师徒俩不过是借着进香的名儿,恐被人瞧见总是不好的。却拗不过黛玉说,那里有位极精通天演神术的师傅,看看虎头虎脑的侄孙,遂允了同行。一路上黛玉知杨嬷嬷心中不愉。便想着法逗着杨嬷嬷笑。
杨嬷嬷到底年岁大了。见黛玉小小便独自守孝,也是心疼她孤苦,便遂了她的心意。马车中摇摇晃晃出了姑苏城。一路向着东边儿玄墓山而去,行至山脚下便弃车步行。
杨嬷嬷见山势高隆陡峭联绵起伏,便言道:“我且带着静儿与云翠在这里歇着,你们且去。归时再来接我便是。”木棉一听此话便道:“那我留在这里陪着姑母。”郑光笑道:“你且去,让虎子跟我在这里陪姑母玩耍一番也是挺好。”
如此便开行事。黄季云自领着黛玉沿蜿蜒曲折的小道攀援,身后跟着锦儿木棉二人,张鑫林德前后开道。行走不过一二个时辰,停下歇息时回头往山下望去。只见碧波浩瀚的西太湖,在此形成一只畚箕湾,难怪有“玄墓势形。三龙三凤,胜绝天下“之誉。
再向上走不过半个时辰光景。便见参天古树,千倾红梅间若隐若现的翠阁庙宇,雪雾袅绕间竟似人间仙境。梅花幽香扑鼻,或洁白如雪,或红艳如火。总是繁花似海。黛玉一时心喜,带着锦儿竟去踏雪寻梅好不欢快。
循着浮动的暗香,黛玉与锦儿二人竟是越走越远。等回过神时,已找不着来时之路。不由得有些心慌起来。毕竟黛玉知道这时候的山岭间可是有野兽的,尤其是这初春正是觅食之际。遂领着锦儿往回寻路。
此时黛玉的披风早已解开,额间也留了些许汗迹,锦儿也有些心慌意乱,一手牵了黛玉,一手提着裙摆。正巧此时过来一位头戴僧帽,身穿缁衣,仙风道骨的女尼,黛玉二人赶紧上前见礼道:“小女见过师太,不知师太打何处来?可见着小女家人?”
女尼笑道:“阿弥陀佛,贫尼此番特为施主而来。请施主随贫尼庵中一叙。”说完也不等黛玉回应,便已转身。锦儿很是紧张的看了看黛玉又看了看那女尼问道:“姑娘如何是好?”黛玉低头想了想一笑道:“既来之则安之。我们且去瞧瞧。”
说完黛玉抬步跟上女尼。行不过百步见一庵堂坐落在梅林之间,庵门上大书《蟠香寺》三个鎏金大字。木棉正在庵门前焦急的转来转去。
黛玉扭头瞧了锦儿一眼便忽的一笑。见木棉在此锦儿也不再犹豫,几步便跟在了女尼身后。木棉见二人安然无恙,遂对女尼道:“多谢师太。”
女尼笑笑看了黛玉一眼道:“你们且自去游玩,贫尼有几句话想与这位小施主说。”见黛玉点头。木棉与锦儿方退去。黛玉跟在女尼身后进了庵堂,转过两道月亮门,便见一排青色禅房。女尼推开一间,黛玉便跟了进去。
见一女童差不多与自己一般年纪,穿着水田衣坐在蒲团上,正闭目诵经。女尼看了女童一眼,又看了看黛玉,做了个请的手势,却并不出声。黛玉想来怕是担忧扰了那女童诵经。却不明白何不换间禅房。此时却也只得在女尼对面盘膝坐下。
女尼见黛玉坐下,伸手取了一只小碗倒了半碗清茶推至黛玉跟前,笑道:“施主既来,我这徒儿也该走了。如今不过是请施主来见见,将来或许还会再见。”黛玉听得是云里雾里不明所以。女尼见黛玉不明也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