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这么慢?(1 / 2)

这是一只全身灰棕色的兔子。

在川地,这叫麻兔儿。

俗话说得好,跑得脱,麻兔儿。这句俗语和CD俗语‘跑得脱马脑壳’一个意思。被绑住缰绳的马脑壳,被关在陷阱里的麻兔儿,那当然是跑不掉的。

意思就是,该做的事情一定要做,该顶的锅一定要顶,该认得错一定要认。

“这是一只岩兔。”

方宏只知道这是一只岩兔,不知道它的种类具体是什么,当然了,谁也没有功夫拿出兔子大观一个个的背下它们的生理特征和外表特征以及名字。

总之长草的地方就有兔子。

这一次,方宏尝试了一道没有做过的菜,藤椒兔。

不过藤椒还是要新鲜的,后面放的藤椒还是有过二次加工的,和最新鲜的藤椒有区别。

味道和气味都没有那么浓烈。

至于毛皮,只能就地掩埋了,这东西是带不走的。

特别是,如果方宏带着这东西越过坦桑尼亚和肯尼亚的国界线,就等于是犯法了。

吃过饭,方宏躺在引擎盖上,享受着太阳光。

“枪哥,你这是要得座板疮哦!”

其实是坐板疮,多因暑夏坐于日晒时久之板凳,或久坐湿热之地,使暑热湿毒,滞凝局部肌肤而成者。

“湿热的地面,坐了才会长疮,所以夏天不要在野外坐石头,和冬天的瘴气导致拉肚子基本上是一个原因。”

人的身体是通透的,如果坐了潮湿的树桩,瘴气顺着经脉(淋巴系统)运行,就会拉肚子。湿热这种东西是中医概念,西医根本都解释不了坐板疮这种东西。

所以,野营必带的东西中,睡袋都不关键,关键是一定要带防潮垫。

“引擎盖可是金属的,没有湿气这种玩意儿。”

落日西垂,阳光撒遍原野,整个草原都变得金光熠熠。

BGM响起了一王洛宾老师填词的《在那遥远的地方》。

这歌的原曲是哈萨克民歌,当年拍摄小城之春的时候,王洛宾老师被一个叫做卓玛(zang语女神的意思)的姑娘所吸引,感受到王老师的炙热眼光,卓玛给了王老师一鞭子,于是诞生了这世界名曲。

没错,这是一世界名曲,依靠这歌,王洛宾老师获得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东西方文化交流特殊贡献奖。

草原气息扑面而来。

不过,国外的草原和国内的,给人感觉就不同。

在国内,去草原,你都是冲着人去的,去见民俗风习,去感受当地美食,而在国外到草原,就是为了见动物。

所以,不会有人专门跑去阿根廷的草原旅游,也不会有人专门跑去老美的大草原看养殖牛群。

当然了,在盐湖城的草原,还能看到其他很多动物,方宏也想去锡安看看。

即将落日的草原上,又迎来了一拨厮杀。

一头花豹从一棵孤立在原野中的树上偷偷溜了下来,然后匍匐在草原上,起了死亡冲锋。

看过了猎豹的速度,就会觉得,花豹好慢……

大家都是豹子,花豹腿短。

“花豹说:我没有自尊的吗?”

看过了慢的花豹,更慢的是狮子。

作为整个地图上最慢的猫科动物,狮子也是惨。

相比之下,它们捕猎成功的几率远没有豹子高。这就是为什么豹子可以组织家庭也可以单枪匹马的原因。

狮子时速不到六十,追大部分动物都费劲,差不多都要靠围猎收拢的战术,然后靠力量碾压。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