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铜人(1 / 2)

那棵摇钱树,下半部分被埋住了,应该是一个基座,而树立在地面的部分,看上去并没有多大的损伤。

铜是一种活性很低的金属,很不容易生化学反应,生成铜绿都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不像铁,裸露接触水两三天,就锈的没法看了。

事实上,大部分青铜器不应该叫做青铜器,因为它们被锻造出来的时候是金光闪闪的,只不过是在化学反应后产生了铜绿,才被称作是青铜器。

而大部分考古学家反对对青铜器做抛光除锈的处理,所以大部分青铜器依旧是青色。

实际上,古代的青铜器和金器基本上是一个颜色的,只不过后来古人也现,金这种金属,更不容易腐蚀。

俗话说真金不怕火炼,并不是说真金火烧不融化,而是说金在高温下也不会生反应变色,而其他金属在高温下很容易产生化学反应。

古人没有任何兴趣去归纳金银铜铁之间的区别,他们只归纳它们的共同点,然后统一被称作金属。

不过这是对于普通人来说,对于统治阶层来说,金碧辉煌这个词语极度重要,金光闪闪的金属器,碧绿的玉器,都是它们显示统治地位的工具。

方宏随着绳索的下降,已经和塔体分离了,因为塔是越往下越大的。

落地的一颗,方宏感觉到的是扎实的地面,而不是尘土。

哪怕避开尘土经过这么漫长的岁月后,积灰照样已经变成了坚硬的地面,并且厚度起码过了一米。

方宏打开探照灯,照射了出去。

这个塔并不是一个单体建筑,而是融入石建筑之中的。

很奇特的是,这个建筑结构不含钢筋混凝土,却十分的坚固,在被埋了的情况下也没有垮塌,放眼望去,就有不少竖直的石柱。

更难而可贵的是,这些石柱并不是一块一块的石头垒起来的,而是整根的石柱,当年的人们是如何将这些巨石开采出来的,不得而知。

世人皆传金字塔,实际上金字塔仅有很小一部分是整块的石头,大部分就是夯土或者说类似于混凝土浇筑的。

“枪哥,好像没什么东西呢,这儿除了这个摇钱树,都是空的。”

“空的?怎么可能。”方宏低头:“知道为什么每次现大型遗址,都会现众多器物吗?”

“因为古代的人居住的房屋并不是永固的,只有两种建筑可以长久保存。一种是规模巨大的统治阶层居所,一种是规模巨大的统治阶层墓葬。这些建筑都是身份的代表,相比之下,在今天更宝贵的各种器物,在当时的时代,是比不上这些建筑本身的价值的。”

浇筑铜器,特别是国之重器,需要足够的矿石,液化,然后倒模,每一个都需要大量的人工。

当时这些人工比得上建筑这个大型建筑的人工吗?

听上去铜的确是很值钱,金也很值钱。

但是别忘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在当年的时代,这些铜对于君主的价值,就跟我们身边的各种家具没区别,有几个人家里没有家具的?有几个人家里的家具又比得上房子的价格?

答案是,几乎没有。

从布局看,这里应该是一个方正形状的建筑,并不是圆形建筑,换句话说,这已经不是史前建筑了。

史前的建筑以圆形为主,主要是因为建筑材料的限制,包括很多世界上现存的土著原住民都是圆形土夯建筑。

那并不是说他们和普通世界主流之间有多大差距有什么文化特性,只是因为他们落后了世界几千年而已。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