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世界的尽头(1 / 2)

正式文章来了,感谢忧伤的小胖万赏,一会儿加一更。

——————————

离开耶稣基督,方宏在前来游览的大路上找到了车,到达了城市。

然后用临时学来的一句西班牙语找到了愿意送他去目的地的车。

坐在车上,方宏想要解释这次冒险的用意。

见到了一些神神秘秘的东西,例如耶稣基督之后,总会让人想到很多的东西。

“人类,总是想象世界有一个尽头。古人想象天圆地方,在南海岸留下了海角天涯的石刻。英特兰人在前多年前给苏格兰赫布里底群岛取名叫世界的尽头。”

“随着大航海时代的到来,这些地方都不再是世界的尽头,而世界的尽头,搬迁到了火地岛北面的巴塔哥尼亚荒原。”

很奇怪的是,比火地岛大几百倍的巴塔哥尼亚荒原,还没有火地岛百分之一的知名度。

水友吐槽:“哟喂枪哥,你以为搬家啊,还搬迁,这个业务是万达还是万科做的啊?”

“在这里,是人类能到达的正真的世界尽头,哪怕南极被现也没办法长久居住,所以几百年来,巴塔哥尼亚一直就叫做世界的尽头。”

“这一次,我们的目的地就是,世界的尽头,巴塔哥尼亚荒原。”

也不知道怎么的,最近直播间黑子特别多。

就有人反驳:“一些无能的人,当然会认为这是世界的尽头,我们国家在南极就有永久居住地。”

方宏笑了笑:“我中华在南极也有永久科考站,但这不是永久聚集地,少年,回去补一补科学知识吧。”

“枪哥,这个世界的尽头有什么特殊的吗?”

“特殊?”方宏想了一下,既然有人要从科学的角度装个逼,那自己也要从科学的角度装个逼。

“特殊的地方有很多,关键在于,你自己是否认为他特殊。”

“胡说,特殊就是特殊,为什么要个人认为它特殊才是特殊?”

上钩了,方宏微笑:“你是英特兰人吧?”

“对。”

“英特兰物理学家霍金曾经说过……算了,我还是不说原话了,说了你也听不懂。他曾经表示,人类思维只不过是亿万神经元活动的集群效应,是自然的一个虚假异变。人的大脑拥有接收信息和反馈的能力,而且也仅有这样的能力。说简单一点,你现在对我不屑一顾,实际上不是你的大脑对我不屑一顾,本质上你的大脑对我是五体投地的崇敬(水友口吐白沫翻白眼),所有的大脑听到这样的消息后,始终会产生两种不同的反应,一种叫认同,一种叫怀疑,只不过每一个人的思维,都在这个轴上取了一个自己的数值而已。”

“哟,还要聊科学么?那么请问,就算人的大脑对于特殊不特殊拥有主观的判断,但是特殊这个名词就是客观上存在的,可以否定吗?”

方宏耸了耸肩:“你的大脑,拥有接收信息的能力,而信息产生于自然,被你的五感所接收。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你的眼睛看来,现在的画面是这样的,平淡无奇。可如果你拥有鸽子一样的感官,你就会看到,从我的身体里,产生了一个又一个的圆环,叫做电磁波,如果你有拥有海豚的感官,你就会看到我的身体像你反射一道有一道的声波,你就能‘看’到声音。特殊的意义在于,你的大脑接收到了信息,然后做出了反馈。”

“善于现的人,始终能找到特殊的美,而你这样的人,始终停留在一个低等级的认知世界中。虽然住在同一个地球上。我看到的,却远比你看到的多,我们不在一个世界里。你不应该留在这个直播间,因为你没能力看懂我们正在做什么。”

这个英特兰人当然是要反驳的:“是吗?你用你主观的判断认为我看不到,可你没有想过,我已经看了太多,所以不觉得它特殊了呢?”

方宏:“来个水友,告诉他我们看到的有什么特殊的。”

愧对曾经:“古希腊赫拉克利特曾经说过,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

真爱君:“莱布尼茨曾经说过,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

每一个景物,都有自己的特殊性。

如果你不在意他们的特殊,你会现,俄罗斯的白桦林和东三省的白桦林没有区别。

可如果你在意,你就会现,它们的每一节树枝,每一片树叶,甚至每一个细胞都不同,完完全全的不同。

构成的景物,构成的生物圈环境,都不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