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这一次这两道关口又没起到任何阻拦的作用,原因说出来,让大家哭笑不得,那就是防守这两个关口的边军,都跑去漠北放羊去了,在他们认为,东面有吕汉强挡着,北面的蒙古鞑子已经被大家消灭殆尽,现在这两道关口已经深处内陆,完全就是一个摆设,没有加强防守的必要,结果这次事情大条了,
而这个时候,大明朝廷对边军的控制几乎等于是零,也是,你既然不给人钱粮军饷,那你凭什么要对人家指手画脚,你总不能像原先那样饿死人吧,人家自己寻找食物,养家糊口,而且还为你开疆拓土,让你大明的皇帝特别有面子,那你还凭什么要怪人家?结果不想拿钱的崇祯,也就对边军的事情睁眼闭眼,结果原先的九边重镇全部成了不设防的要塞。
因为谁也不会想到,已经被打成丧家之犬的皇太极,突然间来了这么一手,而且这一手,绝对的打在了大明朝的软肋。
当然,卢象升也看到了这个弊端,既然边军自己没法管理,那只能退而求其次,加强京师门户,希望能扎紧篱笆。
这期间,卢象升的军制改革起到了巨大的效果,经过安置遣散老弱,去芜存菁,现在军心士气都旺盛无比,战斗力也与原先有着天壤之别。
现在坐镇遵化的总兵官,名字叫黄炳灿,也是一个老军出身,想当初,还是和卢象升一起,救援过京畿的,也算是卢象升的贴心老人,倒不是一个碌碌无为的人,能够被卢象升看中的,当然不是无能之辈。
自从被卢象升提拔当了遵化总兵,黄炳灿当然感恩戴德,更为卢象升的人品所折服,对防守遵化这个关口之地非常上心,拿着朝廷给的钱粮,日夜不停的操练士卒,以期待报答朝廷和卢象升的知遇之恩。
对于手下一万将士**练的叫苦连天怨声载道,黄炳灿根本不为所动,大家都认为这遵化已经成了内地最安全的地方,没有必要再这么折腾,黄炳灿也知道是这样,但黄炳灿其实还有一个想法,那就是将自己的手下操练的精干强壮,然后申请卢象升照顾,调大家去真正的前线,建功立业光宗耀祖。
结果,前线没去成,这日一早,自己的遵化再次成了前线。
这日一早,黄炳灿按照规矩,天不亮就带着亲兵开始巡营,走到北门上的时候,天已经大亮了,这时候看到城门已经大开,自己的一个把总带着一队士卒衣着整齐的站在城门洞里,严格的盘查着过往的人流,动作娴熟而严谨,态度也算和气,远远的观察,也没现勒索往来客商的现象生,着让黄炳灿很满意。
其实士兵们原先勒索客商,还不是缺衣少吃的,想着在这上面落点银钱,然后养活一群家小?一旦人能过活谁还愿意做这有损阴德的事情?
现在好了,朝廷上钱粮充足,军饷养活一家已经不成问题,衣衫器械也妥贴,那精气神当然就上来了,这是一个好现象。
看完这些,黄炳灿就沿着马道上了城墙,迎着和煦的晨风,遥望北面广阔的天地,不由得神清气爽,心中的澎湃热血再次激荡起来:“若是能提枪上马,与督师吕汉强并肩作战,那将是一件多么豪迈的人生快事啊,可惜,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