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变故(1 / 2)

天天小说 www.365xs.pro ,最快更新没时间了快上车最新章节!

大兴城里的一场大火震惊了整个大隋。

四大门阀中宇文阀的府邸被烧成了一片白地,更重要的是,宇文家的子弟,只要那夜在府内的,上至阀主下至旁系子弟,没有一个能活着逃出来的。

这就很让人惊讶了。宇文家固然相对同级别的门阀弱了点,可是也是实打实的高门大阀。相比之下,太子的一位良娣失踪,虽然也是个大新闻,可并没有宇文家被灭这么劲爆。

门者,门第;阀者,阀阅。

门第指家族背景、地位贵贱,第,指直接面向大街开的院门,是身份地位高尚的标志。

至于阀阅,指家族功绩、官历等。史记上归纳人臣功有五品,以德立宗庙定社稷曰勋,以言曰劳,用力曰功,明其等曰伐,积日曰阅”。这些有功的大臣以及他们的后裔为了彰显自己的业绩,所以在大门两侧竖立两根柱子,左边的叫“阀”,右边的叫“阅”。

这些身份地高位显的功臣,其权势往往不止一代,他们的后世子孙也在这种庇荫之下,通过各种途径,担任朝廷的要职,形成家族、姓氏势力。于是,人们称呼这样的家族为门阀。一些朝代甚至以法律的形式,明文规定了门阀所享有的特权,这就成为了门阀制度。

只有世代为官的名门望族,才能成为门阀。所谓门第、衣冠、世族、士族、势族、世家、巨室等等指的都是门阀。而自魏晋以来的中国政权,几乎都为门阀所操控。尤其是自从九品中正制施行以后,这些家族拥有足够的政治、社会地位和经济实力。各大门阀的力量盘根错节,势力庞大,在大量子弟出仕的同时又坐拥大量田产土地和各种产业,族内培养了大量武学高手和私兵,必要的时候甚至可以据城自保甚至以团练的名号拉起一支大军。

到了隋朝时期,尽管门阀的势力有所衰弱,可由于政权有赖关中世族支持拥载,且山东世族仍保有数百年的重阀阅、讲经学之传统,所以门阀依旧享有优越政治及社会地位。

这些长存数百年的山东、关中门阀的社会、经济地位十分优越。以至于很多君主即使想要削弱他们,也无从下手。即使是杨坚,也只能是用温和的政策改革削弱门阀,将其逐渐排除。比如废除以门第取官的九品中正制,尝试科举取士,目的是择取人才,摧毁门阀任官系统。

开皇三年正月,隋文帝曾下诏举“贤良”。开皇七年,又令京官五品以上,总管、刺史,以“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二科举人……

不过这一系列措施都没什么卵用,他自己的皇后就出自独孤阀,另外几大门阀在隋朝建立的时候也立下大功,从高位到中层官吏,门阀和依附他们的势力占据了大部分朝堂。同时大的门阀富可敌国也不是虚言,加上他们用大量资源堆出来的高手和精锐私兵,皇帝想不老成持重都不行。

可是就这样的怪胎,竟然在一夜之间遭受了重创。

怎么可能?作为这个世界的一流势力,有什么势力能够在一夜之间消灭对方的核心力量?关键是这件事情还进行的几乎无声无息,大家都是在事后才发现宇文家烧起来了的。这就太可怕了,能做到这一点的,大约只有那一两个势力?

怀疑的目光和流言开始从大兴城内蔓延开来。与此同时,逐渐多起来的还有某些人不怀好意的目光。

没错,宇文阀还有大量的子弟活着,那些在外地做官核心弟子以及不在府邸而在庄园和其他产业上的中下层子弟,仍然活着。宇文家的财产也没遭受太大的损失,那些作为家族基业的不动产尤其是田产还在,那些带来大量流水的买卖也在,家族储备的府邸之外的那些占大头的金银珠宝、粮食也都在。赵昆一把火烧掉的只是府邸和些许浮财罢了。依附于宇文家的商人、官吏,养在庄园的精锐私兵也没事儿……说到底他只是端了一座府邸和府邸里的人。

问题是,宇文家的核心力量遭受了无以复加的损失。武功最高的阀主死了,官职最大的宇文述死了。在朝堂中的高官一扫而空不说,门阀的高端武力,阀主和几位宗师还有大量一流、二流高手死去,宇文阀的高手一下子损失惨重。

这已经不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而是虎死倒不倒架的问题,失去了正三品以上的高官以及大量顶层高手和中坚武力,朝堂上和武力上的双重损失让宇文家一下子衰弱的无以复加。重新发展起来?不,失去了核心力量的宇文家将会损失大量的外围力量,而仅剩的家族子弟并不能抱住他们手里的东西——三岁小儿持金行于闹市,说的就是这时候的宇文家。如果不找个大腿托庇、投靠,他们马上会被瓜分,自认为有能力的势力都会上来咬一口。而即使大腿抱的及时,日后也只能成为二流的附庸家族,不知道什么时候有机会再立起来……

而正当上至皇帝、朝堂高官、世家大族,下至贩夫走卒、江湖混混正为宇文家的“惨剧”幸灾乐祸或是惴惴不安的时候,马上又有新的大事发生了。

又是一个大新闻,而且赵昆搞得比之前那个大新闻要大的多。

两个和尚……两位佛门大师,打上皇城,自大朝会时自宫门一路杀入,直接斩杀了当朝皇帝杨坚以及皇后独孤伽罗。满朝文武、大内高手以及本身武艺臻至宗师境界的杨坚和独孤伽罗,竟然都不是对方一合之敌。骁果手段尽出,可无论是围攻还是强弓硬弩,全都奈何不了对方。侍卫的进攻只是把自己变成了横飞的血肉和尸体,而强弓硬弩乃至宗师的真气,都无法伤及两人半分。

于是,仁寿元年的第一次朝会,就成了杨坚最后一次朝会。在天下大哗中,杨广登基为帝,改元大业。同时一边为先皇举行葬礼,一边调集大军重重护卫皇城,另外还发下海捕文书,并责令佛门交出凶手。只可惜后面这件事即使以杨广的性子,也做的犹犹豫豫,颇有点雷声大雨点小的意思。

————————————

一身孝服的赵昆回到了东宫——杨广成了皇帝,东宫自然归他这个由太孙升格成的太子。

不过这些天他过的并不轻松,杨坚一死,宫内就开始操办先皇的丧事,他自然也是个重要配角,守丧、哭灵……杨广身为皇帝白天带丧办事,需得照常见人处置政务,赵昆这种自然得一天到晚守在灵前,时不时还要到杨坚柩前哭灵。如此周旋,不但他同辈的几位原皇孙苦不堪言,就是杨广和几位重臣也觉难以支撑。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