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先生,既然您看得这么清楚,那您有解决的办法么?”张义谋关心的问道。
他是内地电影人,自然不希望内地电影垮掉的。但凡有一线生机,他都想要去尝试一番。
“我虽然看得明白,但我也没有办法。”夏天摆摆手道,“改革总是要有一个阵痛的过程,这是任何人都无法避免的,而且我觉得这也不应该避免。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能够顺应时代展的,都将在改革中获益匪浅。不能够适应时代变革的,那也只够被淘汰掉,勉强也没有好结果。”
内地电影产业如果还是计划经济模式,统购统销的话,那的确是不必担心垮掉的问题。但是这样生产出的电影,质量低下,内容陈腐,不接地气,根本不能满足大众的文化娱乐需求。
而且这种经营模式,会让国家负担加重。很多电影厂出产的作品,根本不卖钱,完全要靠国家的资金支持。
但国家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尤其九零年代,国内都在忙着展经济,每一分每一角都有大用处,拿不出太多钱给电影公司。
所以内地电影产业必须改革,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让观众投票,让票房说话。
那些可以拍出令观众满意作品的导演,都会在这场变革之中受益。
比如冯晓刚,他的冯氏喜剧是九零年代末到二十一世纪初,内地少有的票房大户,可以与香港电影、欧美电影一决高下。让这位野路子的导演,也成为内地影坛的票房保证,和张义谋、陈恺歌等导演相提并论。
相反,那些迎合不了市场需要的导演,即便之前再有资历,再有辈分,也终会被市场所淘汰。
比如谢缙,内地八零、九零年代最杰出的导演,被誉为中國当代电影大师,获得了金鸡奖终身成就奖、上海国际电影节杰出艺术成就奖等等。就连张义谋、陈恺歌、姜炆等人,在他面前都要执弟子礼。
但就是这么牛X的人物,因为适应不了时代的展,最后还是被时代抛弃了。跟扶桑电影天皇黑泽明一样,地位崇高,著作等身,但就没人敢找他拍戏。
谢导的境遇虽然令人惋惜,但夏天知道,这是改革的必经阶段。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也莫说谢导只是中國的杰出导演,就是电影的祖师爷D·W·格里菲斯,不也因为一部电影的票房失利,而落到无人敢情拍戏,最终穷困而死么。
在这一行,一向都是金钱说话,没有那么多人情可讲的。
你的电影赚钱,你的片约就多,你放X都是香的。
李小龙当年是嘉禾的台柱子时,嘉禾唯一的一辆劳斯莱斯都由他开,连老板邹文淮都只能坐奔驰,而且还要一个劲儿的哄着他,当大爷一样伺候。
你的电影要不赚钱,三部电影不卖座,立刻就在圈内混不下去了。
比如拍了《镖客三部曲》的瑟吉欧·莱昂,就因为一部《美国往事》亏了钱,立刻就被制片商打入冷宫,直到忧郁而死。
……
听他这么说,众人都点了点头,觉得他说得很有道理。